限塑令慘被當塑膠!綠色和平:免洗餐具用量10年多了37%

2020-11-05 08:00

? 人氣

環境團體綠色和平就指出,限塑政策施行以來的10年間,其實1次性塑膠使用量根本不減反增,4大類塑膠總量增加了2成以上。(郭怜妤攝)

環境團體綠色和平就指出,限塑政策施行以來的10年間,其實1次性塑膠使用量根本不減反增,4大類塑膠總量增加了2成以上。(郭怜妤攝)

近年來塑膠污染問題嚴重,我國環保署預計於2030年全面禁用免洗餐具、塑膠袋、塑膠吸管及外帶飲料杯等4大品類。然而環境組織綠色和平指出,據經濟部產銷統計估算,在限塑政策施行後,台灣免洗餐具和紙容器的使用量不減反增,10年間竟成長了約37%。限塑政策中推行最久的項目「塑膠袋」則在10年間增加了1成以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4日在「台灣限塑10年間,塑膠用量反增22.8%」記者會上指出,國際趨勢是將禁用大部分1次性塑膠的期限定在2025年,加上2018年中國推出禁廢令,許多國家不得不開始減少廢棄物產生,提出更多更強力的限塑政策。其中動作最快的是歐盟,預計在2021年就禁用10種1次性塑膠;離台灣較近的紐西蘭,則預計在2025禁用1次性塑膠。唐安表示,台灣2030才禁用,進度稍嫌緩慢,且目前仍缺乏有效、具體的政策。

唐安表示,過去僅擴大管制對象與品項1到2次,是不足以有效並大幅度限制塑膠使用量。

20201104-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見圖)指出,歐盟已加快腳步,預計在2021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台灣卻將期限壓在2030,稍嫌遲緩。(郭怜妤攝)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見圖)指出,歐盟預計在2021年全面禁用1次性塑膠,台灣卻將期限壓在2030,稍嫌遲緩。(郭怜妤攝)

唐安認為,民眾較常取得塑膠製品的場所如:傳統市場、小吃店及占1次性塑膠來源近7成的手搖飲料店等,應盡快納入限塑法令規管範圍。而限塑政策實施近20年,只有公部門、學校、百貨購物中心、量販店、超市、超商、速食店、藥妝店及藥局、醫療器材行、3C零售、書店及文具店、洗衣店、飲料店、西點麵包店等店家的塑膠袋需收費,規定不得提供免洗餐具和吸管場所更少,外送服務則毫不受限制。

「9成以上民眾支持以可重複使用產品取代1次性塑膠」

唐安提出綠色和平的民調指出,有超過4成民眾支持擴大限塑場所,更有9成以上民眾支持以可重複使用產品取代1次性塑膠用品,顯示民眾也希望可以有效減少塑膠垃圾量。她認為,針對使用量遲遲未獲控制的免洗餐具和紙容器,更應加強管制。

針對「提高1次性塑膠收費價格」或「提高自備容器的優惠」,有近7成民眾支持加強以價制量。唐安呼籲環保署應加強限塑管制力道;也透過以量制價的方式,讓民眾自備餐具、環保杯的誘因和動機可以不再僅只限於2、3塊錢的優惠。她提到,北市府的委外場館已落實一次性餐具及容器收費政策,希望地方中央都可以規劃逐年提高1次性餐具及容器的收費,或者強化減塑獎勵。

有效掌握使用量 制定明確目標

唐安提到,目前政府未針對各行業掌握精確實際1次性塑膠使用量(前端塑膠使用量:塑膠袋、免洗餐具、紙容器)。環保署應確實統計、了解哪些類別的塑膠使用量有增加,才能有效針對過去或現行的限塑政策進行調整及檢討。

唐安建議政府可以增加並擴大重複使用的商業模式,改變民眾使用1次性塑膠的習慣,如桃園市、新北市地方政府就與企業協作,提供容器租借服務。另外,唐安認為,我國可參考歐盟訂定的「重複使用率」目標,並定期追蹤是否有達到一定的重複使用比例,再循序漸「禁」。

20201104-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見圖)呼籲政府重視民眾對減速的高支持度,制定明確目標以及計畫,別讓2030全面禁塑淪為口號。(郭怜妤攝)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見圖)呼籲政府,重視民眾對減塑的高支持度,制定明確目標以及計畫,別讓2030全面禁塑淪為口號。(郭怜妤攝)

距離2025年以價制量、全面限用(不可免費取得)的期限只剩4年,綠色和平強調,目前限用的品類和對象仍不夠全面,應擴大管制力度;建議台灣的限塑時程應跟上民意,更要跟上國際腳步。此外,綠色和平呼籲制定針對2030全面禁用1次性塑膠的目標,規劃逐步但具體有力的政策,不要讓禁塑願景跳票。

該民意調查對象為設籍全國22縣市18以上成年人,並由電腦輔助電話調查方式進行訪問,以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法與電話號碼後2碼隨機抽樣方式擇定受訪民眾,共完成1072份成功樣本,在95%信心水準之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9%。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