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禁塑不是因為我們多環保,而是發現塑膠竟會被人類吃進肚子裡!專家這樣看減塑問題

2019-11-04 12:33

? 人氣

全球開始瘋禁塑並不是因為我們多想要減碳,而是發現塑膠竟然會被我們吃下肚子裡!(示意圖/Hans@pixabay)

全球開始瘋禁塑並不是因為我們多想要減碳,而是發現塑膠竟然會被我們吃下肚子裡!(示意圖/Hans@pixabay)

拜讀《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感覺真是一針見血地說出了許多人的心底話,無怪乎這篇文章上架三天就破了去年(2018)綠學院專欄排行榜第一名創下的紀錄。我看了一些網友的留言,發現大致上分為三派,一派把文章當成是繼續使用傳統石化塑膠的藉口;一派則擁護塑膠回收,希望政府把塑膠回收做好,就不需要生質塑膠了;另一派則是對生質塑膠仍有所期望,但也同時提出許多疑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這三派都非中庸之道,因為創新的賽道上,一定是有多個選手,在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後,因為技術、市場、資本甚至政治的支持有些選手會勝出,有些選手會敗下陣來,現在的塑膠大戰正是如此!

為什麼你需要看懂這場賽局?作為一個消費者,你不會想要付出健康和醫療費只為了用塑膠製品;而如果你今天開飲料店、咖啡館、低卡便當店,甚至餐廳、超市、量販店等零售品牌,對這場賽局的敏感度可能將改變你的品牌形象,甚至反超你的競爭者,減塑絕對不是「剛好可以Cost Down」這麼簡單而已。

為了幫助你正確判斷賽局,我們今天將以技術的角度補充《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中沒有時間展開的論點,其實之前的文章《環保流言終結者—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比較環保嗎?》也談過一部分,歡迎你回頭複習。

全球開始瘋禁塑並不是因為我們多想要減碳,而是發現塑膠竟然會被我們吃下肚子裡!

雖然由於生質材料(或稱為生質塑膠)的碳足跡普遍低於傳統石化塑膠,因此發展生質材料確實會有助於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註一),但其實這場材料大戰的目的並非為了減碳!因為全球每年石化塑膠的生產及焚化燃燒,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8%,老實說比它嚴重的來源多的很,並沒有迫切的需要為了減碳而替換材料。

但是當我們發現,我們的食物鏈已全面被塑膠入侵,海鮮、鹽巴、飲用水、乃至於空氣中都驗出塑膠微粒的存在,這可就成為健康問題,非常迫切且必須趕緊找到解決方案!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盟一開始全力支持生質材料,最近卻開始出現疑慮的聲音,有些地方甚至開始踩剎車,因為大家用放大鏡檢視生質材料,發現它也沒有解決迫切的健康問題。

疑慮一:生質材料家族之一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在自然環境中若分解不完全,形成碎片,也可能造成生態危害

因為生質材料發展的時間很短,這部分目前缺乏深入的研究,不過以技術的角度來理解,組成為生質材料的單體,通常是生物可利用的物質,例如生物分解PLA材料時,通常會生成常見的乳酸或其寡聚物,然後再被轉換為二氧化碳、甲烷或水,因此從基本原理來判斷,其被完全分解所需的時間較短,生質材料不會發生如傳統塑膠的塑膠微粒或碎片帶來的生態危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