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 的所有文章

2025年6月8日,進駐洛杉磯的加州國民兵與抗議者對峙。(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美國或許撐得住極化政治,但臺灣能禁得起撕裂?

總統賴清德與企業界代表於官邸會談,因應川普關稅衝擊,台灣「關稅要從零談起」。(總統府提供)

翁履中觀點:對美讓利卻無籌碼,臺灣的對策只求心安?

筆者認為,應謹慎解讀美日共同聲明,為川普時期可能帶來的衝擊,務實的以最壞打算做準備,是臺灣現階段的當務之急,(圖為2025年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面。資料照,美聯社提供)

翁履中觀點:解讀川普的臺灣算計,保持懷疑才是真愛臺灣

復旦大學大四女學生宋思瑤被問到對台灣棒球隊獲「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時說,她要代表師生訪問團向「中國台北」隊獲得世界冠軍表示祝賀,卻引起軒然大波。(影片截圖)

翁履中觀點:為何臺灣沒有面對中國台北的自信?

總統賴清德出席「113年國慶晚會」。(顏麟宇攝)

翁履中觀點:賴清德總統看見什麼樣的中華民國?

筆者指出,在臺灣,大法官任用的標準真的需要重新檢討,而司法獨立在臺灣恐怕還是夢想。(資料照,顏麟宇攝)

翁履中觀點:大法官們用行動證明,國會改革有必要

美國總統拜登參加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他在發表演說時強調,「為了保護國家、盟友和核心利益,我始終願意在必要時使用武力」。(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美中臺的鯊魚困境,守護臺灣豈能靠張嘴?

筆者建議,賴清德若想要捍衛民主,就應帶頭停止政黨對立,並回應外界批評的聲音。(資料照,柯承惠攝)

翁履中觀點:守護民主無需悲情,勿讓認知作戰淪打手

2024年1月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紀念中美建交45週年招待會發表談話。(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美中溝通各有盤算認清現實比選邊站重要

美國學者建議兩岸要建立不破壞和平的共識,民進黨應凍結台獨黨綱。圖為中共山東艦航母接連現身台海、南海等多地。(圖/截自環球網)

翁履中觀點:美方建言─兩岸都不絕望 和平才有希望

2023年10月8日,以色列轟炸巴勒斯坦極端組織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AP)

翁履中觀點:備戰避不了戰?以巴衝突恐改變美中關係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圖片來源:台積電)

翁履中觀點:勿讓護國神山成臺灣的優勢詛咒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知美不疑美─合理爭取臺灣利益才是信賴臺灣

一架吊掛巨幅國旗的CH-47SD契努克直升機。(資料照,蘇仲泓攝)

翁履中觀點:守護中華民國─不願承認的台灣共識

2023年1月,國軍在高雄舉行實戰話操演。(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愛臺灣就該相信臺灣將打敗中國大陸

拜習會後,美國「制約中國」的基本方向並沒有改變。(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和中還是抗中誰更能讓美中信賴

美國總統拜登四次發表挺台談話。(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拜登四次挺台 美國決定朝向戰略清晰了

兩岸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北京的思維,臺灣真的能掌握?(AP)

翁履中觀點:守護臺灣須要溝通而不是神山

2022年6月3日,烏克蘭戰爭100天,烏克蘭漸露疲態,哲連斯基總統的100篇演說(AP)

翁履中觀點:當戰爭成政治舞臺,誰是真英雄?

2022年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軍隊狂轟濫炸南部大城馬里烏波爾(Mariupol),居民避難的馬里烏波爾劇院也無法倖免(AP)

翁履中觀點:現實危機考驗團結,烏克蘭經驗值得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