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觀點:臺灣要安全,就得先理解美國善意背後的風險

2019-09-16 06:4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中)與AIT處長酈英傑(左),右為美國國會議員Eddie Bernice Johnson。(蔡親傑攝)

總統蔡英文(中)與AIT處長酈英傑(左),右為美國國會議員Eddie Bernice Johnson。(蔡親傑攝)

紐約時報資深駐亞洲記者紀思道近期撰寫專文〈臺灣可能成爲中美爆發戰爭的導火索〉,擔心臺灣和美國政界高層誤以為增加引發臺海危機的風險,就可以幫助臺灣獲得更多國際支援,可能導致臺灣成為美中爆發戰爭的導火線。資深記者會擔心,是因為他知道臺灣想要的支持,美國不僅能給得有限,還可能引起反效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於親美抗中的政策,臺灣這幾年積極向美國靠攏,想透過改變美國民眾對臺灣的態度,來得到更多支持。可是,就算美國民眾比以往更喜歡臺灣,也不保證如果兩岸起了爭端,他們就會願意出兵捍衛臺灣!而美中貿易戰僵持不下,也令過去兩年華府不分黨派認為應該對中國強硬的共識生變,多位知名學者也建議政府,應該重新判斷是否該繼續對抗中國。面對美國民意和中國政策的變化,臺灣應該審慎思考親美抗中是否真能保障臺灣安全?

根據芝加哥商會近日公佈的2019年美國民眾對全球事務態度的調查報告,從主張臺灣應該倚賴美國並且全力抗中的角度來看,美國民意對臺海爭端發生時,美軍出兵協防的支持度在過去幾年確實呈現上升的趨勢。從二零一四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進步到今年六月份調查時的百分之三十八,證明了美國民眾對臺灣的認識越來越多,不論是官方的外交工作和民間僑胞團體的努力都有一定成果。不過,以長期趨勢來看,美國民眾會對臺海爭端表示較高的支持度,往往也是在兩岸關係相對危險,令美國政府和媒體有比較多關注及報導的期間。兩岸關係緊張與美國民意的支持呈現正向相關,也許讓許多人認為這就是美國將會保護臺灣的證據,但是,根據現實數據,相較於各項美國可能以軍事行動介入的全球爭端,美國民意對介入兩岸戰事的支持度,仍然是最低的一項。

圖一。資料來源:2019 芝加哥商會全球事務民意調查(2019 Chicago Counci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圖一。資料來源:2019 芝加哥商會全球事務民意調查(2019 Chicago Counci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川普執政這三年來,華府政治菁英不分黨派,確實看起來對中國的態度從過去的順風轉為逆風,並且一致認為美國應該對中國施加壓力。然而,強硬抗中的共識在貿易戰開始之後出現了變化。從民調數字來看,共和黨反中立場堅定,貿易戰僵持不下讓百分之五十五的共和黨選民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威脅,可是民主黨選民的立場卻有所不同。在美中貿易戰初期,有四成的民主黨支持者認為中國對美國是威脅,創下近二十年來的新高,但在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開始擔心進口關稅會影響庶民生活之後,民主黨支持者認為中國是威脅的比例不升反降,顯示他們已經開始對是否該繼續採取強硬立場產生懷疑。

圖二。資料來源:2019 芝加哥商會全球事務民意調查(2019 Chicago Counci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圖二。資料來源:2019 芝加哥商會全球事務民意調查(2019 Chicago Counci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進一步以各項美國政府目前與中國相關的政策議題來分析美國民意,臺灣最關心的軍售議題,在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支持者中出現迥然不同的立場,主張對抗中國的共和黨有百分之四十四支持軍售臺灣,但希望與中國談判的民主黨只有百分之二十九支持軍售。而在美中貿易戰的議題上,當百分之七十四的共和黨支持者認為應該繼續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民主黨只有三成的人支持繼續用關稅來打貿易戰。雖然說民意只是參考,政治人物也不會全然按照民意來做決定,但是他們卻也無法完全不注意民意的變化。

圖三。資料來源:2019 芝加哥商會全球事務民意調查(2019 Chicago Counci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圖三。資料來源:2019 芝加哥商會全球事務民意調查(2019 Chicago Counci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芝加哥商會這份長期調查,是少數試圖了解美國民眾如何看待外交議題的研究。從趨勢來看,臺灣在美國社會受到的關注和認識都有所提升,但對臺灣的好感卻還不到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的程度。從比較務實的角度來說,如果能認清美國不會為臺灣犧牲的事實,就應該思考臺灣要如何跟中國保持和平,而不是更加努力說服美國協助臺灣對抗中國。正如資深記者紀思道所言,對兩岸關係來說,也許沒有什麼比一個懷著好意的美國人更危險的了。

*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