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衝突的背後,其實是一場中東霸主爭奪戰: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千年鬥爭

2019-06-21 15:17

? 人氣

雙方力爭稱霸的基礎就是龐大的石油財富儲量。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是中東地區石油產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分別是歐佩克第一和第三大石油出產國。兩國財政都高度依賴石油出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伊朗伊斯蘭革命與美國決裂之後,美國長期對伊朗實施的石油出口制裁沉重打擊了伊朗經濟。伊朗也一直設法想打破石油制裁。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兩國間,歷史、民族、宗教信仰、國家體制、地區權力等長達千年的爭斗平衡在2002年被一條新聞打破:伊朗在秘密研發核武器。這條消息隨著伊朗領導人確認開發核項目(伊朗否認開發核武器,但承認開發核電能源)震驚全世界。

原因很簡單:一旦伊朗掌握核武,不僅其與鄰國、美國在中東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的戰略平衡將被打破,美國在中東另一重要盟友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將不復存在。整個中東地區可能將陷入核武競賽之中。那樣的話,很多伊朗高層要滅亡處於彈丸之地的以色列的公開揚言,也成為一種現實可能。所以,在國際社會反對伊朗擁核的最堅決的聲音中,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擁有共同立場。

A US Navy MQ-4C Triton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prepares to land at Naval Air Station Patuxent River, Md., Sept. 18, 2014, after completing a cross-country flight from California. The Triton will conduct flight testing at Patuxent River in preparation for an operational deployment in 2017. (US Navy photo by Kelly Schindler
美軍一架無人機被擊落事件:美軍聲稱無人機在國際空域,而伊朗稱其已經進入伊朗領空,所以才將其擊落。

隨後,國際社會與伊朗經歷了長達十多年艱難的談判和鬥爭,終於,伊朗在2015年與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及德國與歐盟達成限制伊朗開發核武器的一攬子協議,同意停止核開發,換取國際社會取消制裁。

對伊朗來說,除技術難度、經濟壓力以外,坐擁中東儲量第二石油資源的伊朗,從能源到外交,並不一定非核不可。核計劃只不過是加重伊朗石油談判的權重。

但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指責伊朗違反伊朗核協議,宣佈退出。伊朗則威脅要恢復核開發項目。在無法談判和平解決矛盾的情況下,中東必將有大事發生。

世界能源博弈

伊朗的原油儲量佔全球石油儲量約10%,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儲量佔全球石油儲量近25%。這兩家對全球各大陸的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而近年來,全世界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危機、通過《聯合國巴黎氣候協議》決心逐步以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取代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國際油價不斷下滑,以石油經濟立國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都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

而目前的荷莫茲海峽危機導致石油價格反彈,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將是從經濟上最大的受益方。在伊朗石油出口被禁的情況下,中東的政治經濟權力天平似乎正向沙烏地阿拉伯傾斜。

Images apparently showing damage to vessel, and what US says is Iranian Revolutionary Guards
美國出示它所說的伊朗是海灣襲擊油輪的黑手。但國際社會質疑不少。

但如果圍繞荷莫茲海峽戰爭爆發,沙烏地阿拉伯作為伊朗鄰國難以獨善其身,一旦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施受到可能性的攻擊,獨掌中東石油格局對沙烏地阿拉伯來說至少短期內難以確保。

對伊朗來說,只要危機可控,制裁最終能夠打破,伊朗石油不愁買家,國際油價上升也並無壞處。翻過火山,將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但如果中東區域外的美國一定要替換德黑蘭政權,完成構建中東版北約的設想,未來就完全要另當別論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