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午睡可能不再是恢復精神的最佳方式。外媒報導,麻省總醫院專家最新研究指出,午睡時間若經常超過半小時,恐與較高的早逝風險相關。這項發現不僅挑戰了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和美國睡眠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建議的短暫午睡,更警示午睡時長的不規律性也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
這項針對近9萬人進行的研究發現,即使將年齡、性別、體重、吸菸、飲酒習慣及夜間睡眠時間等因素納入考量,上述午睡習慣與早逝之間的關聯依然存在。
午睡習慣與健康風險的潛在關聯
儘管專家們尚未完全釐清這些午睡習慣與早逝風險的確切原因,但有數種可能的解釋。研究人員推測,較長或不規律的午睡,可能暗示著身體潛藏的健康問題,或是這種睡眠模式擾亂了人體的自然生理時鐘。過往研究也曾指出,不良的睡眠模式可能是憂鬱症、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健康問題的徵兆。
這項最新研究追蹤了86,000名平均年齡為63歲的成年人,為期11年。研究期間,參與者曾配戴健康監測裝置一週,以記錄其睡眠習慣。在長達11年的追蹤期內,共有5,189人(約佔總人數的6%)不幸離世。儘管結果顯示,有特定午睡習慣的人確實有較高的死亡風險,但科學家也謹慎地提醒,這項研究無法證明兩者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過往研究敲響警鐘:午睡並非總是良藥
事實上,此前已有不少研究對午睡的潛在風險提出擔憂。今年稍早的一項研究便發現,長時間的白天午睡可能使中風風險增加近四分之一。
據統計,英國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有定期午睡的習慣,其中又以每晚睡眠時間僅5小時或更少的人更為普遍。然而,NHS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晚應保持7到9小時的睡眠,實際所需的睡眠量仍會因年齡、健康狀況和個人情況而異。
這項最新研究為我們重新審視午睡習慣提供了新的視角,提醒大眾在追求休息的同時,也應留意午睡時長與規律性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資料來源:EXPRESS (相關報導: 5種食物千萬別放冰箱!專家曝正確保存方式,很多人都做錯了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