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小新創竟打趴Uber!成立不到5年、CEO只有24歲,他證明資源少也不必怕跨國大企業!

2018-06-28 14:56
不以矽谷為成功標準,也不因為身為小國就限制了視野與事業版圖,來自愛沙尼亞(Estonia)成立不到五年的叫車平台新創Taxify,已經擁有瓦解Uber在歐洲、非洲市場的能量。(圖/Markus Villig @ Twitter)
不以矽谷為成功標準,也不因為身為小國就限制了視野與事業版圖,來自愛沙尼亞(Estonia)成立不到五年的叫車平台新創Taxify,已經擁有瓦解Uber在歐洲、非洲市場的能量。(圖/Markus Villig @ Twitter)

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Estonia)人口只有130萬人,面積是其中最小的,但經濟實力卻是最強的,培育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像是大家都很熟悉的Skype,還有跨國轉帳服務TransferWise。

除此之外還有後起之秀Taxify,這是一家手機叫車服務公司,成立不到五年、創辦人只有24歲,卻已經擁有瓦解Uber在歐洲、非洲市場的能量,不以矽谷為成功標準,也不因為身為小國就限制了視野與事業版圖。

來自愛沙尼亞的新創,Taxify打進歐洲、非洲市場

Markus Villig出生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過去這裡的計程車體制非常老舊,不要說多元支付、手機叫車,甚至價格都是不合理的昂貴,當時19歲的Markus Villig看見了這個急需被改變的產業,向父母借了第一筆創業資金,在2013年8月跟他的哥哥Martin 以及共同創辦人Oliver Leisalu一起催生了Taxify。

要知道對2013年的愛沙尼亞來說,新型態的手機叫車服務,對所有傳統的計程車司機都是陌生且感到恐懼的,為了建立起第一支司機團隊,Markus Villig親自說服了一開始的50位司機加入他的平台,而現在的Taxify是一家擁有50萬名司機、1千萬用戶、橫跨25個歐洲、非洲國家的獨角獸。

愛沙尼亞(Estonia)人口只有130萬人,面積是三小國之中最小的,但經濟實力卻是最強的,培育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圖/Taxify @ Facebook)
愛沙尼亞(Estonia)人口只有130萬人,面積是三小國之中最小的,但經濟實力卻是最強的,培育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圖/Taxify @ Facebook

「許多人都以為叫車服務是一個獨占的產業,會這樣想很正常,因為過去許多產業都是這樣的。」五年過去,現在24歲的Markus Villig看見的是在地化的連結,他認為雖然Uber在美國確實很強,但在這個產業中,擁有在地化基礎的公司即便規模小,仍舊具備不可限量的潛力。

「我已經很熟悉歐洲嚴格複雜的交通規範。」而將企業總部設在歐洲的愛沙尼亞,而非進軍許多人心嚮往的美國矽谷,Markus Villig認為唯有透過在地化,才能在相較於國際競爭對手,擁有較少資源的情況下,成為歐洲市場的領導者。

在地化是優勢,對待司機不吝嗇

手機叫車在這幾年成為了新興的網路產業,讓傳統車行跟科技公司彼此相互拉扯,以大眾熟知的Uber來說,過去兩年便接連因為「水土不服」遭遇一連串困境,從2016年退出中國市場,到今年(2018)三月宣布出售東南亞業務,並在歐洲、俄羅斯等多國退居二線。

這些新聞都再再指出「在地優勢」是交通產業成功的重要關鍵,在目前Taxify進入的25 個國家市場中,Uber也布局了其中的20個,Markus Villig自己也說過,跟這種產業中的巨頭比較其實沒有意義,他認為進軍目前被Uber寡占的部分歐洲市場很有信心,Markus Villig曾說過Taxify 跟Uber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司機的報酬也更為豐厚,相較於競爭對手通常抽取司機30%的傭金,Taxify 只抽15%。

Taxify 跟Uber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司機的報酬也更為豐厚。(圖/Taxify @ Facebook)
Taxify 跟Uber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司機的報酬也更為豐厚。(圖/Taxify @ Facebook

Taxify晉升獨角獸,敢於挑戰Uber

Taxify像是一顆崛起的明日之星,過去一段時間也吸引不少投資目光,像是在2017年中國滴滴出行出資投資,今年五月還獲得由戴姆勒集團(Daimler)領投的1.75億美元資金,新資金入袋後也讓Taxify估值上漲到10億美元,成為了愛沙尼亞新一隻的獨角獸,未來將持續利用這筆資金,開發其在歐洲和非洲市場。

以在地化作為切入點,也讓Markus Villig入選2018年《富比世》歐洲版的「30歲以下30新星」,展現一家歐洲小新創可以對抗Uber的氣勢。隨著全球叫車平台勢力板塊逐漸明朗,Markus Villig說:「Uber很難在每個市場都當第一,因為每個地區都將有一個最適合當地的領導者。」

不以矽谷為成功標準,也不因為身為小國就限制了視野與事業版圖,來自愛沙尼亞(Estonia)成立不到五年的叫車平台新創Taxify,已經擁有瓦解Uber在歐洲、非洲市場的能量。(圖/Markus Villig @ Twitter)
24歲的Markus Villig入選2018年《富比世》歐洲版的「30歲以下30新星」,展現一家歐洲小新創可以對抗Uber的氣勢。(圖/Markus Villig @ Twitter

不過幾年的時間,現在的Taxify已經成長到500名員工的規模,「特別是在一個充滿年輕世代的新興產業,所有代表性的大公司都聚集在矽谷,而歐洲卻沒有任何一家代表性的公司,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令人傷心的事情。」Taxify沒有以矽谷為成功標準,也不因身為小國就限制了視野與事業版圖,Markus Villig將悲憤轉為向前的動力。

文/高敬原

本文、圖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24歲CEO催生愛沙尼亞獨角獸Taxify,步步瓦解Uber歐洲勢力) (相關報導: 痛失中、俄、東南亞市場,Uber被亞洲公司打趴慘兮兮!神話瓦解全因「這戰」輸太慘…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趙元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經濟部以高志鵬名義擅增「SOGO帝王條款」 蘇嘉全:不對就是不對,不要護短
日本第一位鐵路貓店長才不是小玉,而是牠!日人為了保存鐵道文化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數了36天才算清楚!近90億財產遭查封,馬來西亞涉貪前總理:收禮一切合法,現金是選舉資金
軍改退休俸處分書寄錯又算錯 國防部回應了
谷阿莫踢到鐵板!「二創」侵權用世足影片 愛爾達發函警告
為何妻子會被塑造成「做牛做馬」的家庭主婦?一切來自日本電器業者的陰謀…
北車視察演習遭襲 柯文哲酸:有包括歹徒,還沒演習就有人先試了
勤走新竹廟宇參拜 柯媽祈求林智堅、柯P年底雙雙當選
觀點投書:北市長三腳選戰─運用鐵人三項的競賽策略分析
「年紀越輕,越討厭中國」香港年青人不認同中國國民身份,卻又遭遇社運低潮
川普見完金正恩見普京》「雙普會」可能芬蘭登場 聚焦美俄關係、敘利亞內戰、烏克蘭局勢
台灣缺水缺電或啟動核電? 徐國勇:不要被這種說法騙了
空汙核電議題網路負評多 行政院砲火瞄準馬英九江宜樺
2018亞太大學排名 台灣31校上榜、台大掉4名落居第37
中國維權律師在獄中被強迫餵藥 江天勇家屬指控「記憶力已嚴重衰退」
準公共化托育政策》賴清德拍板!0到2歲托育補助直接給家長
「他們想主宰大家的意識形態,根本是恐怖主義!」純食主義者發起的抗爭「血戰」
世足》德國爆冷首輪出局 球迷怒火全算在厄齊爾頭上
三軍六校畢典是喜事 柯文哲:鬧場不太恰當
軍人年改法案通過 蔡英文:感謝國防部共同完成歷史性任務
13歲跟爸爸借7美元創業,5年後「亮眼成就」被微軟買下!他18歲就已活出巔峰人生…
美國早就全面禁止,台灣卻晚了三年…這個藏身在蛋糕、麵包裡的健康殺手將完全禁用
蔡總統盼北北基宜合作 姚文智:柯文哲作法讓人有啞巴吃黃蓮的感受
U-CAR、風傳媒合作開發「汽車購買熟度指標」以數據分析萃取消費者購買偏好,精準行為探勘提供最佳購買服務
台灣將參與美軍人道救援演練 中國官媒酸稱:老美不過是在敷衍
柯P自詡中華民國最有誠信 王金平:他有這個自信最好
新新聞》準西進台師:盼台灣社會理解我的無奈
他不惜賣掉房產,只為「買票」投給心愛的女孩!一部紀錄片,揭密日本偶像產業超強吸金術
小知識》室內可怕的過敏原才不只塵螨啊!「牠」爬過的痕跡才是最該被消滅的…
世足》《太陽報》黑白郎君上身: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
朱市府指蘇貞昌任內未核定淡海輕軌 蘇營駁:睜眼說瞎話,幫打選戰也先Google
國民黨指中火「中電北送」釀空污 中部綠委駁斥:炒作空污,累積政治資本
「不得分開拘留、不得單獨遣返父母」美聯邦法官下達臨時禁制令:14天內應讓5歲以下孩童與父母團聚
台韓簽訂自動通關備忘錄 入出境通關更便利快速
為何日本手機都沒「吃到飽」?寫信問日本電信龍頭卻被「這樣回」...原來台灣人真的被寵壞
世足賽果》E組:巴西16強對墨西哥,瑞士對上瑞典
柯文哲北車視察災防演練 台灣國成員到場丟鞋未中
世足》衛冕魔咒連3屆發威 上屆冠軍德國慘遭淘汰
藍議員蔡葉偉放棄連任 陳偉杰出征新北市第一選區市議員選舉
你可以幫別人出櫃嗎?日本研究生遭揭露同性戀身份後自殺,死者家屬與被告和解
陸媒申請入台被拒 陸委會:保障新聞自由,但不容許假新聞
有片》夏天短褲、短裙都準備好了,就差肚子還很鬆垮...教你6招在家輕鬆練出性感「馬甲線」
中核集團招標「核動力破冰船」:這是解放軍研發核動力航母的節奏,還是打算進軍北極?
國防戰力強化 美售台36輛兩棲突擊車
西班牙16世紀珍貴文物毀於一旦!500年古樸木雕竟找業餘人士修復 文物保護人士氣得跳腳
蔡總統IG秀書法代筆 英文題字也沒問題
丈夫、孩子都葬身火窟,主管竟說「太好了,快去訪她」記者霸氣回嗆沒同理心的上司
維權爭薪「被精神病」整整11年 這中國人跨海向台灣人喊話...
為何新鮮人常被酸「連email都寫不好」?過來人:看信裡有沒有這4點,秒懂這人會不會工作
亞馬遜爆出巨大醜聞!全新商品「直接銷毀」只為省錢,便利服務全來自資源浪費、勞工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