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有沒有說謊,看眼神就知道!美國情報局專家教你1秒看穿誰在騙人

2021-02-18 15:33

? 人氣

眼睛是靈魂之窗,無論如何都難以遮掩有沒有說謊。(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眼睛是靈魂之窗,無論如何都難以遮掩有沒有說謊。(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如果用字和言語模式可以顯示一個人在想什麼,那麼眼睛可以告訴你,他們的腦袋正在想接下來要怎麼說。行為的設定基線,意味著要留意手勢以及從頭到腳趾的各種小動作,而且還包括注意對方在回答特定問題時的眼神方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類思考時眼睛會轉動,大部份人認為避免眼神接觸是欺騙的跡象,但那也可能表示你問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好問題。換句話說,眼神動作表示這個人的大腦中某個部分正在積極運作,只要透過幾個簡單的步驟,你就可以辨明是哪個部分。

大腦結構或許是個指標,能說明為什麼會出現那些眼睛動作。人類的視覺皮質(visual cortex)處於接近後腦的地方,所以在探取視覺線索時,人們的目光會往上,朝向任一側的眉骨之上;人類處理聲音的部位在耳朵上方,因此大多數人在尋找聽覺線索時,目光只會朝向一側的略上方,通常介於眉骨和顴骨之間。情感與計算是特殊情況,我們將會在基本討論之後研究。

綠扁帽特戰隊都在用的操控說服術

請留意你自己的眼睛,在回答以下這個問題時:「你在電話中最後聽到的話是什麼?」你可能發現自己眼睛會略微往上飄向左邊,也可能偏離而略微往上偏右。假如你聽到的話充滿情感,也可能會是往下偏右。超過半數人的反應通常是往右看,除非這個反應與情感無關。

這個問題是要你回憶某件事而非編造某件事,是個簡單事實的輕鬆回答,你沒有理由對自己撒謊。但假如拿這個問題問其他人,若真實狀況令人難堪或是犯法,對方或許會編造點什麼,此時眼睛動作的反應就不一樣了。想判定人說實話的眼睛動作模式,以及發揮想像力時的模式,你可先從一個知道答案的問題開始設定基線。設定基線流程的四個步驟很簡單—

一、提出已知答案並能引出記憶敘事回應的問題。這代表你知道答案的提問,而且對方需要略加思索,但又不是眾所周知的事(因為答案不用經過思索)。

二、提出能分離某一感官的問題。你可以藉由提問,促使對方探取單一感官的記憶而與其他感官不相關,因為大腦能將感官處理系統隔絕開來。譬如有關歌詞是發揮聽覺回憶的問題,諸如開車前往某個地標或描述你們都認識的人,都是不錯的「視覺問題」。

三、設定視覺與聽覺的基線時,避開情緒問題。避免引起怒氣、熱情或是創傷回憶的問題。比方說,如果問起離婚配偶不久前過世的父母,可能得到混亂的信號。

四、觀察並記住他的眼睛朝向哪邊探取記憶。一旦你設定了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的基線,就會發現記憶力與創造力的位置相同但方向相反。

我們經過多年的觀察後確信,大部分人搜尋記憶時會看向左邊,建構編造時會看向右邊,也就是說當提出有可靠的對照問題,例如「國歌第五個字是什麼?」大部分人會略微朝左上方看(臉頰到眉毛之間),一旦得知這點,你就知道聽覺編造的「解讀線索」(accessing cues)就是微微朝右上方。如果對方是朝左邊探取聽覺記憶,那麼探取視覺記憶也會往左邊。結果的可靠程度完全取決於有效的提問,然後詳細繪製對方的回應,得知他的記憶在右邊,或者記憶在左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