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吃苦、任人踩踏,搞得自己傷痕累累,只為守護表演者…舞台上的無名英雄竟有這麼多故事

2017-08-16 09:20

? 人氣

進劇場的第一天,卸完了貨,接著要幹嘛呢?鋪地板為先。這活兒通常是兩兩一組進行的。這一端的人出手,拿根扳手穿過整捆膠帶的中空處,橫握著扳手像放風箏似的;另一端的人出腳,把棉紗手套穿到了腳尖上,踩著膠帶滑步向前,讓它服貼的與地板相黏。這可是台灣劇場獨步全球的招數,國外的劇組見了都要讚嘆幾聲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獨有的貼黑膠技術,把棉質手套穿在了腳上用「滑」的。(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台灣獨有的貼黑膠技術,把棉質手套穿在了腳上用「滑」的。(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舞蹈地板,也有人把它稱作舞蹈地膠,通常使用黑色的,所以又叫做黑膠,有時也會視作品的需要使用白膠(實際上是淺灰色的)。英文的話,通常把它稱作「marley」,這其實是一個舞蹈地板的品牌名,因為品質優良、名氣很大,久而久之,大家就直接把這個品牌名稱拿來借代了。

特別騰出時間和力氣,為舞台鋪上這薄薄的一層東西,最主要是為了提供保護。一方面是保護劇場造價昂貴的木質地板,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另方面是保護表演者們(特別是舞者),降低受傷的可能。一般是以軟質的PVC(聚氯乙烯)製作而成,優質的地板具有適度的彈性,可以達到緩衝的效果,同時幫助表演者滑順的進行各種動作。此外還有吸音的功能,能夠消減肢體或物品觸地時產生的雜音。

舞蹈地板保護表演者,也保護了其下的舞台木地板。(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舞蹈地板保護表演者,也保護了其下的舞台木地板。(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最常見的寬度是92公分,長可達18-20公尺,單單一捆便有40多公斤重,通常得要用上十幾捆才能鋪滿整個舞台。寬一點的也不是沒有,雖然可以因此少鋪幾道,但一來不好裝運、收藏,此外也會讓重量倍增,工作起來更加費勁,撿不到多少便宜。

需要好幾道的黑膠地板,才能貼滿整個舞台。(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需要好幾道的黑膠地板,才能貼滿整個舞台。(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捲起來收藏的時候,為了避免擠壓變形(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荷葉邊」的慘狀),能站著最好不要躺著,除非有專用的地板推車,因為車架上有軸心的保護,所以即使是橫放,也不用擔心變形的問題。

舞蹈地板的收藏:為了避免擠壓變形最好是直立擺放,如有地板車則可以平躺。(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舞蹈地板的收藏:為了避免擠壓變形最好是直立擺放,如有地板車則可以平躺。(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舞台光景:林克華的設計與沉思》書中記載了台灣的第一張舞蹈地板。1980年三月,吳靜吉、林懷民和林克華幾位狂人決定籌資建立台灣的第一個實驗劇場:雲門小劇場。在這場大夢裡,舞蹈地板扮演了吃重的麻煩角色,讓人煞費苦心。雖然當時在國外劇場已使用得非常普及,但素有「塑膠王國」之稱的台灣,還不曾生產過這種地板。負責張羅硬體的林克華,託了國內一家塑膠廠幫忙製造,結果做出來的地板周邊凹凸不平,見不得觀眾,只能私下排練時使用。直到1982年,才由台塑高雄廠研發成功,這第一張台灣自製的黑膠地板,讓大家寶貝得不得了。

如今舞蹈地板的取得不再那麼困難了,寶貝的態度仍然是應該的。舞蹈地板算得上是某種消耗品,隨著使用會產生刮痕,並且逐漸磨損、變得越來越薄,不過若是好好愛惜,撐上十幾二十年也是有可能的。至於究竟要寶貝到什麼樣的程度呢?資深劇場技術人斯建華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有刮痕是天經地義、是正常的現象,刮痕又不會咬你的腳……劇場不是博物館,東西買來就是要使用的,不是買來展示用,只要是正常使用難免會留下刮痕,沒有刮痕就代表沒有用過,買了東西不用就是浪費,那才是不對。」

文/洪瑞薇     
顧問/蔡明璁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廣藝基金會(原標題: 【劇場物裡學】 搞得自己傷痕累累,也要讓你好好表演:  舞蹈地板)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