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過去兩年防疫十分成功,疫情初期在武漢爆發時極為嚇人,但政府強力封城,竟然成功防止疫情蔓延。過去兩年西方世界對抗疫情是棄甲卸兵,兵敗如山倒。不但造成大量民眾死亡,經濟也一蹶不振。反觀大陸採取清零政策,不但人民死亡率很低,也是少數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但冠狀病毒變異迅速,經過幾番突變,現在全球流行的病毒已由原本傳染力弱但致死率高的幾種病毒變成目前傳染力極強但致死率相對低的Omicron(奧米克戎)病毒。因為兩年來疫苗施打率已頗高,加上新病毒的致死率很低,全球各國都改採與病毒共存策略,期望造成群體免疫。但因為過去兩年抗疫太成功了,大陸政府的防疫政策一時無法轉彎,仍採動態淸零,使得人口兩千多萬的上海也封城兩月。封城造成社會面經濟面的的巨大損失本文就不細表了。在此只想點出動態清零政策終將放寬,誰能保證疫情不會大規模在上海等大都會死灰復燃?此外,除非長期鎖國,與世隔絕,否則何以永遠維持動態清零?動態清零立意良善,是為了降低死亡人數。但有時手段過猶不及,造成的傷害更大。正如一句西諺:Cureworsethanthedisease;治療比疾病本身更糟糕。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有另一政策與「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相同,都是原本立意良善,但因手段過激,「治療」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傷害。個人說的是為了防止氣候變遷惡化,全球許多國家採取的過度激烈的「淨零碳排」政策。氣候變遷是一個在西方社會被過度誇大的危機,可嘆目前西方環保思維不但綁架西方社會,更進一步綁架全球。許多不負責任的西方政客瞎起哄,一窩蜂以2050年作為淨零碳排目標,遑然不顧本國在京都議定書時跳票,對遠為寬鬆,在巴黎議定書時提出的自主減碳目標也無法達標。中國對承諾2030年達成碳排達峯,2060年碳中和的承諾倒是十分認真。不說別的,大家對去年秋天大陸十餘省為了「能耗雙控」未達標而「拉閘限電」應記憶猶新。拉閘限電對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猶大於防疫封城,但在中央強力要求「能耗雙控」,地方被迫採取此一極為粗暴的手段。但有人檢討過2050年淨零碳排的可行性嗎?還真有,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人稱氣候經濟學之父,耶魯大學的諾德豪斯(Nordhaus)就說過「絕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