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世後想怎麼被記得?日本癌症哲學門診創立者:這段人生好壞,取決於最後5年

2017-02-07 11:01

? 人氣

罹癌、復發、轉移,被宣告天命將盡的人必須面對人生最後的五年,充滿活力,勤奮生活的人也得面對人生最後五年,若能抱持「就算明天會死,也了無遺憾」的覺悟度過每一天,也就不必在乎過往人生究竟過得如何了。

我們這輩子過得如何,取決於最後五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說得極端一點,年輕時的一切都不算什麼,一輩子構築的身分地位與財富皆如過眼雲煙,最重要的是人生最後五年。

最後的五年,好好完成你的任務地死去,這也是你留給在世的人「最好的禮物」。也許是一大筆錢,也許是一棟房子,但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就不是最重要的事。

其實五年這數字並沒有確切的根據,但長久以來我與許多癌友接觸,回顧他們的人生,讓我最在意的事莫過於:「這個人能如何走完人生最後五年?」

有不少病人留下非常好的禮物。

「就算罹癌,也不想放棄活下去的希望。」

「比起自己的事,我會先想到別人。」

「縱使滿身病痛,也要幫助比自己還困頓的人。」

「他那時是多麼努力,我也應該振作才對。」

他們讓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個典範,帶給別人勇氣,留下的不是金錢或物品,而是留在記憶中的禮物。

我們無法給所有人留下禮物,只要留給直到最後一直關懷你,陪伴你,沒有捨棄你的人就行了。

何時開始思考這件事都無所謂,也與年齡無關,有些人二十幾歲便開始思考,有些人則是四十幾歲開始思考,即便年過七十才思考也行,為什麼呢?因為人類是不會意識到自己壽命的生物。

罹癌、復發、轉移,被宣告天命將盡的人必須面對人生最後的五年,充滿活力,勤奮生活的人也得面對人生最後五年,若能抱持「就算明天會死,也了無遺憾」的覺悟度過每一天,也就不必在乎過往人生究竟過得如何了。

大家曉得勝海舟的臨終遺言嗎?

那就是「就此結束」。

猶如上天給予我們每個人的「天命」,「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該如何迎向人生盡頭呢?

「死亡」是人生的一項重要課題。

所以人生是好是壞,取決於最後五年。

不必在乎過往人生究竟過得如何。時時抱持著猶如度過人生最後五年的心態,全力而活。

作者|樋野興夫

1954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醫學博士,任教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院,教授病理.腫瘤學,並擔任一般社團法人癌症哲學門診理事長。曾任職美國愛因斯坦醫科大學肝臟研究中心、美國福克斯蔡司癌症研究中心,以及癌症研究會.癌症研究所實驗病理部,擔任部長一職。

2008年創立「癌症哲學門診」,透過預約制諮商、免費個人諮商等方式,給予癌症病人與家屬心靈上的支援,致力拉近醫療現場與病人之間的「隔閡」。並以多年來致力於研究肝癌、腎臟癌的成就,榮獲日本癌症學會獎勵獎、高松宮妃癌症研究基金學術獎等。個人著作有《抱持正面覺悟而活》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社《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