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中令人唏噓不已的對照:金智英與她母親的人生

2020-10-08 09:49

? 人氣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拍出一個韓國女性的人生際遇。(圖/車庫娛樂提供)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拍出一個韓國女性的人生際遇。(圖/車庫娛樂提供)

2019年在台灣熱映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票房口碑都極佳,這部電影來台灣播映之前,更在韓國激起了一陣女權旋風,憤怒的網友甚至用「這是你最後的作品。」來威脅飾演女主角的鄭裕美。鄭裕美的遭遇,其實正呼應著《82年生的金智英》的原著小說作者趙南柱想傳達的概念——韓國社會,是一個對女性極不友善的社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智英」是韓國的菜市場名,如同台灣的雅婷、怡君一般,每個韓國人幾乎都認識至少一個名叫金智英的女性親友,或者,自己就叫做金智英。而《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中,作者趙南柱就是刻意使用這樣一個隨處可見的名字,將一個平凡韓國女性的從出生、成長、求學、出社會到結婚生女的人生際遇,濃縮在一本書中,當我們翻開這本書,讀著金智英的出生與成長、壓抑與落寞,就能感受到一個韓國女性平凡的一生中,難以說出口的、必須隱忍著的、默默的哀傷……

平凡的、毫不特別的「金智英」

金智英是個相當平凡的韓國女性,她於1982年出生在首爾。從小她就知道她和「弟弟」不同,弟弟能吃的奶粉、她和姊姊不能吃;飯菜一端上桌,爸爸和弟弟先吃,然後是奶奶,接著才是媽媽、姊姊和金智英;弟弟有全新的、完整的書包、餐具、學習用品、鞋襪,金智英和姊姊卻沒有,因為自己是「姊姊」所以要讓著弟弟嗎?年幼的她不知道。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金智英發現,年齡不是這種差別待遇的主因,性別才是,因為她和身邊男性顯然有別的際遇,都像極了成長過程中的她與她弟弟。

當金智英上了學,她發現學號是從男同學開始排,後面才是女同學,這個規定跟身分證上「男生1、女生2」一樣,所有人都習以為常、卻沒人說明為什麼。而越是長大,越是難以解釋的「理所當然」越來越多,國高中時期怕女孩被男性騷擾,對女生的服儀增加了諸多規定、全然不管女同學穿得舒不舒適、活動方不方便;被男性性騷擾,卻是年經女孩被長輩責罵「為什麼裙子那麼短?」「為何跟陌生人說話?」成年了,只有女性需要考慮以「婚後方便照顧孩子」為由,選擇念什麼科系、找什麼工作。

進了職場,女性難以被提拔,還經常得面臨職場性騷擾,甚至在韓國社會氛圍之下經常發生的「偷拍」,在這種不友善的職場風氣與同工不同酬的現實之下,往往都是女性離職在家、被迫成為一個「好媽媽」。而金智英唯一能對現實做的反抗,竟然是「生了一場病」,在這場病中,她才終於能把平常不敢說的話說出口:為什麼過年不能回自己家?為何一家團聚只有女人要在廚房辛苦?為何同樣支撐一個家,女人的辛苦總是不被看見?

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你抱怨什麼?

金智英的故事,對照著韓國社會的真實數據,令人不勝唏噓。金智英出生的1980年代,女嬰遭墮胎的情形屢見不鮮,第三胎之後的出生性別,男嬰比女嬰多了一倍,在金智英的成長過程中,韓國一直是個性別比失衡的國家。金智英開始找工作那一年,韓國百大企業錄取女性的機率只有29.6%;能升上主管值得女性更是稀少。此外,韓國2014年還是OECD國家中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玻璃天花板現象也相當嚴重。

在這樣一個國家,一個平凡的女孩會變成什麼樣子?趙南柱透過金智英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最有可能的答案:這個平凡又努力的女孩讀完了大學、拼命找到工作,卻發現職場對她很不友善,她薪水比男同事低、不會被重用,還要忍受越來越大的薪資差距與職場偷拍、性騷擾,當她結了婚、生了孩子,她會比不婚不生的時候更有職業前途嗎?答案顯而易見。於是,平凡的金智英選擇了辭職、結婚生子,卻在家中鬱鬱寡歡、生了病,一個人的病或許有痊癒的一天,整個社會的病呢?

金智英並不特別,然而這種「一點也不特別」才成了她最大的悲哀、也是一個平凡女性最大的悲哀。如果她的丈夫再「壞」一點、會打她、咒罵她、不負責任,她就能夠獲得多一點同情。但她的丈夫並不是壞人,對她也不算差,還是一個平凡的、負責任的、賺錢養家的丈夫,於是成了一個外人看來「幸福美滿」的家庭,這樣的社會觀感正好堵住了她的口,讓所有的不平都更難以說出口。

於是金智英生病了,提出了種種針對父權社會的控訴,畢竟一個「沒生病」的女性想為自己發聲,不願意配合傳統父權至上的模式,除夕回夫家、孩子理所當然跟父性、就難免落入「自私」「沒事找事、讓周圍的人不開心」的評語中,難以翻身,這些碎嘴與耳語、對女性勇敢發聲的嘲諷,也是作者想藉由金智英這樣一種特殊的「病」來拆解、反抗的。

若以男性為尊的社會氛圍不變,女性的遭遇會隨著時代進步而有所改變嗎?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中,趙南柱設計了有個很有趣的對照,即金智英與她的母親吳美淑的人生。這兩位女性分別代表了兩代女人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之下的人生際遇:吳美淑只有小學畢業,15歲那年到首爾紡織工廠工作,供應家中的兄弟學費,自己則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挑個人嫁了,在家做家務、做代工、帶孩子。與金智英相同,吳美淑也是那一代人中的「金智英」,平凡而隨處可見,就算成績比家中的兄弟好,一樣必須放棄升學機會來成就家裡的兄弟。

這種基於性別而有的差別待遇,到了金智英出生的1982年已經有所改善,隨著韓國經濟變好,一般人家中女孩跟男孩幾乎都能夠上大學。然而上大學的機會相同,就代表平等了嗎?看著職場上明擺著的、對女性的不友善,大多數的女性結婚生育後就很難安穩待在職場上,根據統計,30-39歲的韓國女性勞動參與度只有58%。吳美淑小學畢業、金智英讀到了大學,最後兩者卻都在結婚生子後遁入家庭、離開職場,但兩人心中都有著不平與遺憾。時代在進步,但若以男性為尊的社會氛圍不變,女性的遭遇會隨著時代進步而有所改變嗎?

*文中所有數據,皆來自《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

責任編輯/潘渝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安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