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人緣好?教養專家:家長平時做這4件事,孩子自然而然學會「體貼」的幽默感

2019-04-05 07:00

? 人氣

幽默的最基本原則是「體貼」,要提醒孩子,再怎麼好笑的事,也不能因自以為幽默而傷害了別人。(圖/flickr)

幽默的最基本原則是「體貼」,要提醒孩子,再怎麼好笑的事,也不能因自以為幽默而傷害了別人。(圖/flickr)

善於溝通的人都很有幽默感,總會讓周遭人不自覺發出會心一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有幽默感的人,經常都是學校或職場的「萬人迷」,是團體中扮演開心果角色的中心人物。

在歐美社會,「那個人很有趣(interesting)!」即是對他的讚美。

日常生活中,「笑」的效果也吸引大家的關注。近年的醫學研究指出,「笑」對於受困在壓力之中的人能帶來舒緩身心的效果,也證明與長壽有關。

幽默對小孩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已眾所皆知。

當孩子的語言能力提昇,辨識能力進步,就開始能慢慢理解「幽默感」這回事。

幽默感可說是孩子學力的基礎之一,對日後學習力的延伸發展很有幫助。還有研究證實笑能激發大腦的運作,使思路更靈活。

幽默感能強化人際連結

對英國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贏得印度獨立的領導者甘地,平時給人嚴以律己的印象,但其實他經常面帶笑容,是一個很幽默的人。

甘地曾說:「如果沒有幽默,我不可能在這麼長的苦戰之中撐下來。」

其實有非常多像甘地這樣的領導人物都很有幽默感。這些人的共通點是,他們都熟知幽默的言談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在外交或重要會議等高度緊張的交涉場合,有幽默感的談話是能夠緩和現場氣氛的溝通技巧。

當我們有煩惱或是面臨重大問題時,常是神經緊繃,陷入無助的狀態。這時幽默感能使自己和對方都放鬆心情,甚至能讓我們鼓起勇氣。

有幽默感的人應該都有一顆「體貼的心」。你和我一起為一段幽默的話發笑,代表我共同擁有這種情緒,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也會因此而更緊密。

英國因為民族性與社會成熟,孕育出許多「幽默文學」。

根據我在牛津攻讀文學的朋友表示,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裡有無厘頭的笑、捧腹大笑、黑色幽默,應有盡有。她一直在研究文學中的幽默感與英國人給人的感覺之間有什麼樣的關連。

她認為:「英國人有一種不介意被人嘲笑的氣質。」

即使有人惡言相向,他們也能「一笑置之」,這足以說明「英國紳士」的氣度。我來自最擅長搞笑的日本關西,對此頗有同感。

對話中添加一點幽默,逗別人開心,能強化彼此的連結。那麼,日常生活中,該怎麼教孩子充滿幽默感的說話技巧呢?雖然幽默感有些是天生的,不過只要平時多花一點心思刻意培養,也可以學會。

有幽默感的孩子人緣好

父母可以先試著在平常的對話或遊戲中,加入一點幽默感

孩子小的時候,我常常和他們玩「猜猜我是誰?」和「搔癢遊戲」。每次要搔癢前,我都會以誇張的表情和手勢表演「我來搔癢嘍」!讓孩子充滿期待。

大人和小孩藉著身體的接觸,擁有共同的感覺,這對培養體育能力也很有幫助。

孩子長大以後,語言能力提昇了,就可以利用手偶表演有趣的故事,配合〈越過山丘〉之類的日本經典童謠,誇張表現「野餐」的動物叫聲,或是運用一些狀聲詞,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幽默感。

我的孩子漸漸長大之後,平常很愛笑的她們,也喜歡逗別人開心,人緣很好。孩子藉著共享喜悅的經驗,一方面釋放情緒,充滿幽默感的溝通力也會開始發達。

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像是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外國的繪本、戲劇、電影等作品。外國人講話總是表情豐富,又富有幽默感。我們看小小孩的訪問,個個能言善道,一點也不輸給大人。

不過,幽默的最基本原則是「體貼」。我們一定要提醒孩子,再怎麼好笑的事,也不能自以為幽默而傷害了別人。

作者介紹|岡田昭人

東京外國語大學研究所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出生於1967年,是第一位取得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的日本人。目前任教於東京外國語大學,自2015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客座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先覺文化《世界第一牛津式教養法:教出有自由個性與關鍵5力的孩子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