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如果民進黨年底大敗

2022-10-27 14:20
九合一選舉冷,民進黨選情告急,主席蔡英文已開始強力輔選。(民進黨提供)
九合一選舉冷,民進黨選情告急,主席蔡英文已開始強力輔選。(民進黨提供)

離選舉投票不到一個月,現在仍無人敢斷言向來長於選舉操作的民進黨最後可能會大敗(北北基宜桃竹幾乎全輸),然而選到此刻民進黨已難掩疲態,「討厭民進黨」之氣未必野火燎原,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選舉是對民進黨及蔡政府過去七年來的總清算,這也是民進黨選氣低迷不振的主因。

中央和地方選舉層級不同,選舉的意義也不同,但因台灣的地方選舉介於兩次總統大選之間,不免成為民怨抒發的重要管道,換句話說形同對執政黨的期中選舉,2018的九合一大選是一次「討厭民進黨」的經典之戰,對年改不滿的退休軍公教、排斥同婚的宗教團體及傳統民眾、被要求改善排放標準的大貨車業者等等,各色各樣利益團體的民怨匯聚成巨大洪流,導致民進黨大敗。

一位民進黨理論大將認為,2018的大敗是進步的民進黨面臨反動勢力的反撲,如果這是民進黨對大勢的解讀,民進黨接下來並未繼續朝進步的理念邁進,一般認為蔡英文能在2020逆轉大勝主要是靠著抗中保台的旗號,真相是,2019上台的蘇內閣已不敢和利益團體對抗,淨零排碳一事無成就是象徵,蔡英文連任後進口美豬雖引來都市消費者不滿,但蔡政府宣布萊豬進口的同時就是拿出數百億來補貼養豬業者,不激怒既得利益應該就是蔡政府從2018年學到的最大教訓。

這一次雖然不似上次有那麼濃厚的「討厭民進黨」氣氛,但民進黨面臨更致命的挑戰,因為這次的民怨不在個人年金受損,而進入政府治理甚至民主優劣的理念層次,當然很弔詭的是,這是每個人透過自己的切身利害、學到原來民主制度跟自己的身家性命息息相關。

三年抗疫 民眾透過切身經驗認識民主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三年抗疫,民進黨政府的信用會破產至此嗎?成也防疫敗也防疫,新冠肺炎之戰一度讓民進黨政府及陳時中站上民意巔峰,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正是疫情是所有人共同的切身經驗,所以我們才會深刻感受到只因虛妄的「抗中保台」理由而不願引進已經國際認證的BNT疫苗,這樣的「抗中保台」有多蒼白?如果不是高端等疫苗採購條約封存保密三十年,大家會注意這個政府已習於資訊不透明、甚至還數度引用保護隱私權的個資法來作為政府逃避監督的藉口。

如果不是陳時中領導的疫情指揮中心動輒揚言對民怨祭出300萬罰款,民眾會注意到基本的言論自由早就被視為無物嗎?如果不是防疫期間親綠側翼鐵騎四出征伐異見、連民眾到廟宇排隊領快篩都被嘲笑是乞丐時,大家不會發覺台灣的言論平台早就被網軍、側翼綁架,任何意見不同的人都可能因此成為「中共同路人」。如果不是三加十一及萬華破口爭議,大家會發現台灣的權力分立機制已蕩然無存,監督體制已全盤失效嗎?

原要代表蔡政府防疫成績而出戰台北的陳時中,卻成為全台仇恨值最高的候選人,原因不只是要疫苗沒疫苗、要快篩沒快篩而已,更根本的原因是:陳時中成為蔡政府不尊重民主的象徵,當蔡政府找來美國民主基金會頌揚台灣民主時,他們不知是不知還是刻意忽視,台灣早就往匈牙利的「不自由的民主」看齊,才會有民進黨派系大將介入的電視台,即使違反當初核可條件、但NCC連吭都不敢吭一聲、推給私人股東爭議的狀況,政黨介入電視台及電視台成為政黨的宣傳工具,守門人不論是被拔牙或是被收買,對任何研究民主理論的人而言,都是民主崩壞的開始。

這次九合一大選異常瑣碎、連政策敘述都少見,但是隱隱約約還是有兩個主軸,一個是佔上風的「檢討蔡政府」期中選舉路線,另一個居下風且隱形主軸則是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為何說是隱形?因為民進黨政府每到選舉必「抗中保台」,其實已後繼無力,第一、民進黨某種程度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當台灣兩岸論述趨同、連藍營也向綠營靠近時,民進黨再打這張牌的效果有限,但更嚴重的其實是,民進黨的說一套作一套、雙標操作,民進黨牌的「抗中保台」也失去公信力。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8月就預言,台灣選民雖不放心把中央政權交給國民黨,但會願意在地方政權上支持在野黨,這是台灣選民「權力平衡的智慧」,因此年底選舉「民進黨不一定贏」。

這也許是台灣權力立分體制崩壞後、選民的自主操作,以免天下盡歸一黨所有,諷刺的是,制衡就是民進黨還在黨外時期所提出的最有力訴政求,算是比較粗淺的反對概念,現在歷史重來,換成民進黨一黨獨霸、在野勢力必須聯合才勉能制衡;台灣的民主是前進還是倒退,由此可見,年底選舉不只選人選黨,也是選民對台灣民主打分數,如果分數不及格,執政黨難辭其咎!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童文薰觀點:政黨連坐,誰還敢護航陳時中?
石之瑜觀點:習近平再獨裁,也比民進黨更民主
特斯拉為何在中國又降價?分析師警告:庫存漸增加,2023年恐進入殺價競爭
鄭兆希觀點:台灣必須繃緊神經提防習近平、普京的下一步
陳膺宇觀點:是認真思考「一華兩邦:大中華邦聯」的時候了!
想約女生出來,問這3字高機率被打槍!專家教4步驟零失敗約會攻略,讓她點頭秒約下一次
觀點投書:落實科學治理的SOP才是政府負責的表現
觀點投書:建設一座偉大的城市、需要重新開機的決心
邱坤良專欄:二桃殺三士? 金馬獎能、金鐘獎能,傳藝金曲獎未必能!
觀點投書:從蔡英文演說看蔡政府對中政策的變與不變
觀點投書:迎接國際旅客,臺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觀點投書:民調沒起色!蔡其昌坐困愁城
觀點投書:響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新北市走在前列
來自義大利的新餐具─叉子:《不只是盛宴》選摘(3)
高端二期試驗涉中資「查無不法」 前外交官曝疑點:政府抗中保台僅止於口號
花蓮躍進 原民文創產業聚落空間改善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台中好甜」甜點旋風席捲台中 飲品組7家獲獎名單揭曉
高雄市長者換居首例 樓梯換電梯 生活好便利
盧秀燕攜手羅永珍、吳振嘉拚建設 第三季經濟指標台中居全國之冠
美髮師酒駕撞死黃暐瀚母親 法院判賠264萬
以華獨回應「檳榔珊」質疑 黃珊珊:如果說我家就是你家,就跟你拚了
韓國瑜酸陳時中「愁眉苦臉」 蔡英文:他也說我白白胖胖,可是輸我了
「不要翻開!不要翻開!」胡錦濤離席事件關鍵:他桌上那份不能翻開的「紅色文件夾」
烏克蘭國會議員帶頭唱國歌展現團結 吳釗燮宣布已編預算助烏克蘭重建
中資入股漢堡港,德國內閣准了!輿論警告:漢堡恐成中國的一枚棋子
周玉蔻預告曹興誠將替陳時中站台 曹:沒收到邀請,建議她休個長假
對選情有信心 蔡適應接受專訪反問謝國樑住在基隆嗎?
批藍綠消費四接 時力基隆市長候選人陳薇仲籲選民:別在爛蘋果糾結
胡錦濤遭架離中共二十大會場 顧立雄直呼驚悚:為展現習近平權威感
22架共機擾台 國防部一次抓到2類大型軍用無人機
徐榛蔚民調高?Kolas上《下班瀚你聊》曝縣府遊走灰色地帶:應對選民誠實
民調不高為何敢選花蓮?Kolas Yotaka上《下班瀚你聊》曝親見的真實民意
18歲公民權複決 林錫耀認了:依目前民調不可能會過
一口氣起訴15人!美國司法部曝光三起中國間諜案,一文看懂案情關鍵
台灣人一生必看!阿里山雲海季登場,超美雲瀑彷彿置身仙境
尋找宜居行星困難重重!超級地球「GJ 1252b」缺乏大氣層 最新研究:紅矮星的行星難適合地外生命存活
德商默克啟用高雄新廠 陳其邁感謝企業加碼投資
萬丹泥火山三度噴發影響紅豆收成 周春米:應列入天然災害補助
首位台灣企業領袖榮獲IDC 2022年「亞太年度CEO」 中信金總座陳佳文創新思維帶動數位轉型 備受國際肯定
民進黨台南市黨部最新民調 近55%民眾希望黃偉哲繼續擔任台南市長
柯志恩退休軍公教警消後援會成立 旗海飄揚展現藍營氣勢
讓礙轉身 新北社造香巴拉培育多重障別素人演員 找到自我價值
高市性平教委會納入學生代表 透過學生會由高中學生民主產生
94要觀光三環六線遊新北!瑞三整煤廠、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雙百年環線超讚、說玩就走
劉世芳推薦陳慶鴻:支持8號讓大岡山發!發!發!
ETtoday民調》竹市棄保成形?林耕仁支持度未達2成 近7成泛藍力挺高虹安
審計部列新竹棒球場4缺失 藍委:教育部刪除列管序號,潘文忠說清楚
口蹄疫防疫榮獲全國優勝獎殊榮 侯友宜:感謝養豬產業團體
土地活化利用 中市大里第2公墓變身公園綠地
確診喪失投票權確定?「日韓解套方案」全遭駁回 中選會:於法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