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隻螢火蟲聚成簇簇星光:《地底世界地圖》選摘

2022-03-27 05:10

? 人氣

英國考察家弗德瑞克·曼斯和當地酋長塔內·提諾若在接下來數年幾度回到懷托摩洞穴(Waitomo Caves,見圖),該地點迅速成為廣大群眾的觀光景點。早期遊覽時間最高可長達7小時。(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英國考察家弗德瑞克·曼斯和當地酋長塔內·提諾若在接下來數年幾度回到懷托摩洞穴(Waitomo Caves,見圖),該地點迅速成為廣大群眾的觀光景點。早期遊覽時間最高可長達7小時。(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這是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壯觀場景,彷彿最富麗堂皇的夜空搬移到了地底,推翻我們對物理學和占星學的理解。地底下的星光布滿洞穴頂部,不知實情的人會覺得,目光所見的小塊光裸部分就像樹篷擋住星光造成的剪影。然而,這股冷光並非來自遙遠繁星,而是來自有機生物。更令人驚奇的是,每個光點都代表著一隻生物的存在——而地球上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可以找到這種生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南太平洋,3千萬年前的遠古海洋生物殘骸在海面下形成層層石灰岩,從這些死去已久的生物之中,又誕生出承載大量甲殼和骸骨化石的岩石。由於地質與火山活動的龐大力量,這些地層開始變形、彎曲。一旦暴露在海面以上的自然力量,便慢慢開始崩解,在石頭裡製造出小小的裂痕和脆弱的區塊。最終,有些裂痕裂得夠大——例如位於現今紐西蘭北島西部區域的那些——足以被稱作洞穴。

數世紀來,這些地下空間從未被人接觸,也沒有人類足跡踏入,即使是在約1200年後,第一批毛利開拓者抵達被他們稱為Aotearoa(毛利語,意為長白雲之鄉)的地方後。在和這起伏地形一脈相承的山岳河流中,洞穴被視為神聖之地。它們是死者的領土,必須嚴加迴避。對於點綴國內這塊區域約300個洞穴,人們所知的唯一資訊,就是有許多水道似乎都消失進了地裡,這個區域便因之得名:懷托摩(Waitomo,wai意為「水」,tomo意為「入口」或是「洞」)。

無論如何,這些強悍戰士從來不敢冒險進入腳底下那些墨黑深淵。直到19世紀晚期,在歐洲人湧入現在被他們稱為紐西蘭的國度許久之後,才有人決定一窺那些洞穴,看看底下到底有什麼。第一個躍身嘗試的人是英國考察家弗德瑞克·曼斯(Frederick Mace)。1887年12月,他說服當地酋長塔內·提諾若(Tane Tinorau)和他一起搭上亞麻桿筏,航行在一條以前從來不必和人類打交道的地下河流,進行一趟冒險旅程。「因為看到筏船十分安全,塔內·提諾若鼓起勇氣,願意伴我同行。」後來,曼斯在當地的《王國紀事報》(King Country Chronicle)中寫道,「我們點亮蠟燭,踏上發現之旅。」

光源不足的問題並沒有持續太久,身為有史以來親眼目睹裝飾在洞穴天頂輝煌星空的第一批人,曼斯和提諾若無庸置疑將瞠目結舌。成千上萬細小如針尖的光點,結合成蔓延四壁與天頂等處令人吃驚的一場展示。

負責演出這場驚人燈光秀的生物是小真菌蚋(Arachnocampa luminosa),咸知的名稱是紐西蘭螢火蟲,每隻身上都帶有藍綠色的小小光芒。這是一種叫真菌蚋的小飛蠅的幼蟲,外表和蚊子相去不遠。奇特的是,這些螢火蟲按晝夜節律運作,發光根據日夜消長更迭。儘管,在牠們短暫的生命中從未真正見過陽光。整整九個月,這道蛆蟲組成的銀河將會延展在整個洞穴天頂,引誘附近昆蟲趨近一探。一旦被誘進來,這些獵物幾乎無一倖免,一定會和螢火蟲製造出來,從上方垂下、又細又黏的上百絲線糾纏在一起。一旦遭到網羅,昆蟲除了等著被飢餓的幼蟲拉上去、活生生吃掉之外,別無選擇。牠們的唯一慰藉也許就是得知,一旦這些蛆蟲化蛹變為成蠅,並不會有口器,因此只能在劇烈繁殖中活上幾天,隨後便迅速餓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