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不止是藻礁?台大醫指「最大危機」:台灣能源的未來

2021-03-08 09:10

? 人氣

我國能源轉型政策擬將天然氣占比提高到50%,計畫在桃園大潭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但可能危及藻礁生態。台大麻醉部主任王明鉅就提到,仰賴一個台灣自產率不到1%的資源來發電,恐怕會讓台灣能源未來和藻礁一樣危險。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國能源轉型政策擬將天然氣占比提高到50%,計畫在桃園大潭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但可能危及藻礁生態。台大麻醉部主任王明鉅就提到,仰賴一個台灣自產率不到1%的資源來發電,恐怕會讓台灣能源未來和藻礁一樣危險。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目前已集徵到50多萬份連署書、順利通過門檻,關於能源轉型和生態保育之間的權衡與衝突,近來討論度相當高。對此,曾力挺「以核養綠」公投的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認為,提高燃氣發電占比對天然氣自產率低的台灣而言,其實風險相當高。若執意推行這樣的政策,對能源未來造成的危險,恐怕不亞於對千年藻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王明鉅今(7)晨也在臉書寫下自己的觀點與分析。他提到,目前政府的能源政策擬在2025年將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到50%,而現有的通霄直通大潭的36吋海底天然氣管屆時將不敷使用,台電才會計畫未來5年內於大潭天然氣電廠再增設240萬瓩的天然氣機組。

據美國商會(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2019年發行的台灣白皮書(Taiwan White Paper)中,第32頁的內容指出,在天然氣發電占比50%的政策下,台灣勢必會面對到因天候狀況不佳、軍事封鎖,而造成的液化天然氣(liquified natural gas, LNG)供應斷線問題。而王明鉅引用的2019年核能研究所報告則指出,國家曝露於天然氣供應之潛在不可靠與集中供應之進口風險變化程度越高,天然氣進口曝險指標分數就越高,風險也就越高。而該指標由燃料進口多樣性指標、進口國的自由度、燃料進口占國內總供應之比例進行計算。

核能研究所的報告則顯示,2017年台灣天然氣發電占比目前約為40%,高過歐盟經濟大國德國的13%和法國的7%。王明鉅表示,天然氣佔比高於40%的以色列(64%)、荷蘭(51%)、愛爾蘭(51%)和英國(40%),這些國家的天然氣自產率其實都高過於其天然氣發電佔比;燃氣佔比世界第1的俄國,其天然氣自產率和產值更不在話下。

而新加坡和義大利雖然天然氣自產率不高,但王明鉅表示,他們把自己營造成區域的天然氣儲存與交易及分配中心,讓自己的天然氣不虞缺乏。回到台灣,2017年天然氣自產率僅有1%,在未來要將燃氣發電占比拉高到50%的情況下,他認為,天然氣進口曝險值相當高。

王明鉅聲稱,目前台灣現行能源政策是在「集中風險」,將大潭電廠打造成全世界第1大的火力發電廠,同時在台灣不產煤的情況下將中火建立為世界第3大的燃煤電廠。王明鉅提到,即使是盛產天然氣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於2018年都導入4座核電機組,未來每年將能減少2100萬噸的碳排放,他也強調,天然氣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是比燃煤發電少一些,但還是很高的。

文末,王明鉅表示,中油無論如何就是要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能源政策之下,整個台灣的電力與能源供應有一半以上都要倚賴自產率不到1%,進口曝險指標高過OECD所有國家的天然氣上。如此,藻礁的未來的確可能很危險,而台灣的能源未來可能也暴露在相同的危機當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