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國力衰敗危機的潘朵拉盒子爆了

2017-11-01 07:10

? 人氣

台灣科技產品為出口主力,其中又以蘋果的採購為大宗,圖為台北電腦展。(王德為攝)

台灣科技產品為出口主力,其中又以蘋果的採購為大宗,圖為台北電腦展。(王德為攝)

主力國家造餅機制的工商企業部門大衰縮現象,是個極其嚴肅的國安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出現全面性投資經營規模大縮水新趨勢

不久前,臺灣董事學會發佈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企業組織規模正急劇大縮水,出現了「大企業中型化、中型企業小型化、小微企業關廠倒閉增加」的趨勢現象,令整個社會大感驚訝。當然也引起國內外經濟金融社會及重要經濟觀察家注意,普遍認為,此一趨勢現象,積極映現出「臺灣經濟國力大衰敗危機」正緊逼而至,值得整個臺灣經濟社會的正視,更須要國家主政當局趕緊提出必要肆應對策。

最近二十五年來,臺灣產業企業界全面性出現投資經營規模大縮水趨勢現象,是主客觀環境變數演進變化結果,尤其是國內政治格局態勢,乍然改變由極左派執掌政權,國政從自由市場經濟逆轉為「共產主義意識型態治國」,最居關鍵性。

從供需兩方面看經濟國力興衰榮枯

國際經濟發展證驗顯示,產業經濟部門的興衰榮枯,與一國國力消長高度連動,必是先有產業組織規模的起伏脹縮,才會有隨後而來的國力興衰變動症候現象,因此看任何國家社會產業經濟部門的企業營運規模,有所擴張成長或退化萎縮,通常都從兩方面經濟因素變動狀況探測: 一方看供給面的經濟投入要素之增減,另一方則是審視需求面的目標市場規模與範疇如何脹縮及移轉改變。

從供給面角度切入來看,近二十多年來整體臺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幾乎都已全面性曲從於激越偏執極左派「仇富反商」民粹主張,而且更已在實務上,把少數極端的民粹訴求,無論其代表性與發言權的限度大小及顯著水準高低如何,一律全盤納受,一一落實於法制規範、政府行政措施、民間經濟規則,無一不是針對「全民公敵的富與商」施加無限上綱的框束與壓制,甚至於已然用實際措施驅逐富人資金出境,也積極阻滯了國內外資本再投入。

擴張營業規模就要背負起「財團」原罪

尤其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更進一步變本加厲扼殺了國內外企業家精神,也就是對於投資人用資金,乃至科技人才用技術入股方式之新創企業家數為基本指標的廠商個體,祇要是規模較大,就會被誣指歸納為「大型化/大規模化就是財團化」的企業廠商,既是「財團」,就一律要遭到仇恨之、反抗之,甚至極力打壓之、摧毀之的「冷血待遇」,在如此氛圍之下,在臺灣投資營運的絕大多數企業廠商,根本無以擴張營業規模範疇,也無人敢以採用成長經營、成長組織規模策略,謀求進一步發展成長;在臺灣祇有越弱勢越是規模不成氣候的企業機構組織,才會搏得社會民粹的同情。

浮濫准設工會打壓規模經濟經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