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在哪?德媒:中國「刷臉」識別蓬勃 各國安全單位恐引入

2017-09-20 14:00

? 人氣

德語媒體:隱私去哪兒了?中國迎來刷臉 時代 。(德國之聲)

德語媒體:隱私去哪兒了?中國迎來刷臉 時代 。(德國之聲)

在機場能夠「刷臉」認證、在大學可以「刷臉」上課。《法蘭克福匯報》注意到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人臉識別攝像頭。文章指出,除犯罪嫌疑人外,這種技術也能監控異議人士。《商報》則關注到在華歐洲企業的擔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警方來說,青島啤酒節是一場成功。230萬訪客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4個入口被18個人臉識別攝像頭照了下來。鏡頭在人海中找到了25名嫌犯,他們馬上被逮捕。18人被確認為吸毒者,5人有犯罪記錄,還有一些曾在警局掛號的詐騙者和賣淫女,青島警方發言人不無驕傲地宣布,這是首次大範圍內使用這種技術」。《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一篇開頭這樣寫道。

作者Petra Kolonko指出,世界上很多國家正興起這種面部識別技術。柏林南火車站正在進行為其6個月的仿真試驗。在這方面,中國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當局不願看到批評性的言論,數據保護不是什麼大問題:「在省會城市濟南,闖了紅燈,在幾分鐘內就會在這個十字路口巨大的屏幕上看到交通違規的人。監控將頭將每個不遵守交通罪責的人拍下多張照片,並且錄制一段長約5秒的影片。這段資料將會自動與警方的數據庫進行對比。幾分鐘之內,警方會放行發布,大屏幕上除了顯示照片,還可以看到此人的姓名住址以及身份證號碼的一部分。這一舉措旨在震懾。」如果對此並不在意,重蹈覆轍的話,警方可能會將其違反交通規則的事情在社交平台上公布。

作者接著寫道,人群熙攘的北京西站啟用了人臉識別驗票系統。航空系統方面,南航率先啟用了人臉識別智能登機。一些政府機構、學校和大型企業也使用這種方式識別員工和學生。文章指出,研發或使用這種技術的企業認為它可以簡化流程:「不過,最高興的應該是安全部門,現在又添了個更有用的監控手段。」

「中國城市中大概擁有全球最密集的監控攝像頭。據悉,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強城市安全,讓罪犯無所遁形。但是在一黨獨裁的地方不僅犯罪或恐怖嫌犯受到監控,那些因為政治原因被列入安全部門清單內的人也遭到監視。」

「親中國政府的中國社科院研究人員郎平(音)贊同這種監督,他認為國家安全優先於隱私保護。並且他確信,為了防恐,歐洲很快會使用更多像人臉識別這樣的監控技術。」

在華歐洲企業的窘境

《商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則關注到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調查結果。文章指出,中國政府正在給歐洲企業進入市場增設門檻。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只有少數行業,外國企業比之前更容易進入市場,更多其他工業行業被設置了巨大的障礙。」

商會明確發出警告,認為食品行業可能面臨巨大障礙,對中國的出口量可能會大幅下減。

中國質檢局出新規,如果北京政府實施其計劃,那麼從10月1日開始,所有進入中國的食品都要出具本國政府簽發的無公害證書。

商會問卷調查顯示:「其54%的成員認為,與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相比,自己處於劣勢。投資規模狀況可以清晰看到,去年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提升了77%,達到400億美元,同一時期,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下降了23%,僅為80億美元。」

該機構發出警告,如果中國一意孤行會產生政治後果:「如果中國最終不打算提供相互進入市場,就不能期待中國公司永遠不受阻礙地進入歐盟市場。」

作者: 文木(摘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