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蒼天無常,為教授一嘆

2014-06-01 10:25

? 人氣

政商掛勾收受回扣,教授竟亦難免捲入弊案疑雲。(取自東森新聞電視畫面)

政商掛勾收受回扣,教授竟亦難免捲入弊案疑雲。(取自東森新聞電視畫面)

一位髮鬚翻白剛退休的教授從建設公司走出來,吃力地拖著一個大袋子,裡面塞飽一千六百萬現金,直奔副縣長辦公室。想像了這一幕,心酸不忍,不禁想到三十年前另外的一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一幕就在行政院長辦公室裡,院長孫運璿邀請歷史學者許倬雲教授到行政院請益國事,當時行政院不主動發新聞稿,因為孫院長不是為了作秀,這就苦了黨政記者,偏偏報社將此新聞當成大事,上下都重視,可是孫許二人會面不公開,又不能只依賴中央社,這條新聞並不好跑,但政治組記者個個積極,甚至有點興奮,因為「許教授一定會說甚麼該說的話」,也因為「孫院長一定會聽進去」。

三十幾年前,官員與學者的關係,是美談;不料今天,官員與學者之間,是醜聞,能不讓人心酸?如今回想起來,還真慶幸那年代有如此官員,有如此學者,有如此媒體,讓記者採訪新聞時,懷著希望,也懷著尊敬。

眼前這一位進出商場與衙門大門的學者,任教時極力推動綠建築,形象甚佳,爆出不法情事,校方都感驚訝。因他已經離開校園,因此個人寧願相信這是他唯一的一次誤蹈法網,但不能保證他是唯一的一位,其他大學裡即無此類教授。

這並非猜測,不妨觀察目前大學的經營手段,部分學校的部分科系為了健全全校財務,紛紛設置了「中心」、「學會」或「協會」等分支機構,負責機構的教授除教書之外,配有業績目標,於是不得不周旋於廠商與官員之間,在教職難求的今天,只能暗嘆「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而且政府官員與學者兩相服侍,彼此幫忙,已屬常態,蓋政府運作需大量「公正客觀」學者參與,或標案,或審查、或顧問。以正面看,學者的專業填補了政府人才不足的漏洞;以反面看,產官學之間因此合鑄一個大染缸,利益糾纏,剛進校園的年輕學者,想避都避不了;剛進官場的官員,為推政務,也只能視若無睹。

回想三十幾年前產官學之間的合作,有身份分際,有學術原則,學者悠游其間而不逾矩,以學術來建立地位,以專長來建言國事,無須奔走於貪官奸商之間,即無不慎掉落染缸之虞。不過,如今府院高官多半博士學位,教授出身,自視頗高,恐怕也少聽教授學者建言了吧。

三十年變化何其之大,學者地位高低,判若雲泥,此乃環境使然,相信沒有一位教授願意屈就於如此銅臭低污之所。其然乎,其不然乎?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