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明沒發生什麼事,內心卻常感到恐懼?醫學博士解密!

2016-09-25 10:00

? 人氣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我們的演化速度卻跟不上,對壓力的直覺反應仍落在後頭。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研究指出我們每天平均出現六十次壓力反應,各次之間難以紓解緩和。美國心理學會的全國調查指出,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承受高度壓力,48%的受訪者在過去五年的壓力程度愈來愈高,80%的門診跟壓力有關。這某方面源自我們會把事情擺在心頭反覆回想,擔心類似困境日後重演,壓力也就揮之不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醫學博士麗莎.蘭金在《治癒恐懼》(The Fear Cure)書中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這件事:所有的原始情緒,包括恐懼、憎惡、關愛、憤怒與勇氣等,全部源自大腦邊緣系統的杏仁核——較近似動物的原始腦區。杏仁核又稱為恐懼中樞,連接到負責接收資訊的丘腦,至於大腦皮質是負責思考,海馬迴是負責記憶。

反覆觸發壓力之後,杏仁核會對明顯的刺激更加敏感。當恐懼觸發壓力,壓力再觸發杏仁核——一而再地觸發下去。這時協助形成「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由片段經驗組成的無意識記憶)的杏仁核變得愈來愈敏感,使內隱記憶跟高度恐懼產生連結,結果即使客觀環境並無值得恐懼之處,人仍可能感到恐懼,並往往以焦慮的形式展現。

中文有個詞彙是「紙老虎」:指任何讓我們內心感到害怕萬分,實則不足為懼的事件。換言之,我們以為是老虎,其實只是紙做的。恐懼是錯覺,源自內心。紙老虎看似危險,其實不會吃人,但如果你錯以為真,身體會形同真正遇到危險,分泌相應的荷爾蒙。

蘭金醫師進一步解釋說:相較之下,當身體反覆出現壓力反應,負責形成「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由實際經驗清晰組成的有意識記憶)的海馬迴會逐漸耗弱,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也會干擾腦中的神經元突觸,抑制新突觸的形成。這種情況下,海馬迴很難建立新的神經迴路,也就難以形成新的記憶。因此,慢性的痛苦與害怕經驗讓杏仁核變得敏感,化為內隱記憶,但讓海馬迴變得不敏感,抑制外顯記憶的形成。

長期下來,你會陷入慢性恐懼與焦慮,卻不記得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你也許覺得無比消沉與悲慘,彷彿面臨某個天大的壞事,但在客觀的外人看來根本沒事。當初某件事在意識或無意識層面激起恐懼反應,觸發了杏仁核,抑制了海馬迴,結果事過境遷許久以後,砰的一聲,身體又陷入過度反應,而導火線也許跟當初的事件並無直接關連。

本文內容經授權轉載自三采文化《找回全身智慧:傾聽身體的聲音,隨時紓壓、不被情緒綁架、清除病毒想法,讓你更有自信與成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