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轉型正義功臣、同志身分不畏打壓《大審判家》重現傳奇檢察官追緝納粹之路

2016-08-25 16:00

? 人氣

促使德國真正重視納粹歷史的法官鮑爾,圖為飾演鮑爾的德國影帝布卡克萊斯納。(安可電影)

促使德國真正重視納粹歷史的法官鮑爾,圖為飾演鮑爾的德國影帝布卡克萊斯納。(安可電影)

二戰之後,德國針對納粹暴行鍥而不捨地追查,加上持續對受害者道歉、賠償,將反思深刻融入國民教育中,已成為各國追求轉型正義的最佳模範。但是,德國的反省之路其實並非自動自發,推動這一切的最大功臣:前德國法官鮑爾(Fritz Bauer)被世界遺忘了數十年,直到2016年電影《大審判家》(The People vs. Fritz Bauer)揭密,才又再次重現在世人眼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國寶級演員布卡克萊斯納憑藉《大審判家》奪下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為個人榮耀再添一筆。(《大審判家》劇照,安可電影提供)
德國國寶演員布卡克萊斯納(Burghart Klaußner)憑《大審判家》奪下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安可電影)

沒有他 納粹罪行恐被世人遺忘

1945年11月,二戰戰勝國組成國際軍事法庭,在紐倫堡對22名納粹軍政首腦進行公審,史稱「紐倫堡大審」(Nuremberg Trials)。大審結束,彷彿正義已經獲得彰顯,世界開始忙於戰後重建工作,邁向嶄新的未來。德國社會高談重建、原諒與共生,因為太多人曾與納粹合作或本身就是成員,無不希望眾人就此遺忘歷史,讓他們免於面對譴責。當時連國家法律都沿用許多納粹時期舊法,希特勒的意志宛如幽靈,在兩個德國陰魂不散。

時任西德黑森邦(Hessen)檢察總長的鮑爾是猶太人,幸運從集中營生還,致力於搜尋納粹戰犯及其罪行證據。面對國內輿論一片和諧,鮑爾並不宣揚復仇,他堅信,追緝納粹是為了誠懇面對過去,唯有如此德國才能擁抱未來,《大審判家》使用鮑爾當年的影像記錄來闡述理念,極為動人。但是當年鮑爾的行動也引來反對者不擇手段的打擊,鮑爾被譏為「一心復仇的猶太人」,只能奮力對抗眾人輕視。

「當我步出辦公室,就踏入了敵人的世界。」─鮑爾

艾希曼逮捕行動與法蘭克福審判

1957年,大好機會上門,鮑爾獲知前納粹要員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下落,這位人稱「納粹劊子手」、「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負責人的高官躲藏在阿根廷。鮑爾心想,政府內前納粹官員那麼多,一定不會認真追捕,要如何逮捕這名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於是,鮑爾做了一項驚人決定:叛國。

正確地說,鮑爾選擇將艾希曼下落告訴以色列情報局「摩薩德」(Mossad),這個情報組織在二戰後以追捕、獵殺前納粹成員聞名於世。摩薩德也不負鮑爾期望,成功逮捕、審判艾希曼,也才有了思想家鄂蘭((Hannah Arendt)的名著《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elam)。這是繼紐倫堡大審後,第一次有納粹高官接受審判,再次喚醒世人對納粹暴行的重視,也促進了德國政府重啟對納粹成員罪行的追究。

大審判家
左:著納粹軍服的艾希曼;右:艾希曼於耶路撒冷受審。(圖/維基百科)

1963年,德國終於召開「法蘭克福審判」(Frankfurt Auschwitz trials),首席檢查官正是鮑爾。法蘭克福審判除了追究負責行刑的集中營人員,也將依指示行動的人員確認為共謀,確立了「服從即有罪」的原則,讓「服從指示」和「未親手殺人」不再是洗清罪責的藉口。審判前後20個月的連續報導,讓戰後出生的年輕一代重新了解納粹暴行,開始強力要求追查戰犯,這股力量也開枝散葉,德國政府展開更多道歉、賠償、教育等程序,綿延至今。

《大審判家》導演拉斯克羅曼(Lars Kraume)認為,鮑爾即使被批評成「愛復仇的猶太人」還是勇於與世界為敵,指認國家不堪的過往,讓德國人得以反省自身,「有這種勇氣的人,不該被大家遺忘。」他說。《大審判家》還給鮑爾應得的掌聲,也獲得德國廣大迴響,榮獲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6項大獎,也被選為2017年代表德國角逐奧斯卡獎的8部強片之一。

《大審判家》主角佛列茲鮑爾為了追緝納粹餘黨,不惜背上叛國罪名。(《大審判家》劇照,安可電影提供)
鮑爾為了追緝納粹餘黨,不惜背上叛國罪名。(安可電影)

同志傾向成把柄 正義之路比想像更崎嶇

除此之外,拉斯克羅曼更下一城,大膽描繪鮑爾因同性戀傾向而陷入的危機。鮑爾不僅因猶太身分持續收到死亡威脅,性傾向也成為致命把柄,因為當時的德國(西德)依據1935年《德國刑事法第175條》(§175 StGB),把男同性戀間的性行為視為犯罪,最高可處10年以上有其徒刑,鮑爾的政敵就取得他在丹麥與男妓性交易的證明,想藉此逼退鮑爾。

拉斯克羅曼以虛構角色、協助鮑爾的年輕檢察官安格曼(Staatsanwalt Karl Angermann)來凸顯鮑爾性向所帶來的危機。身為鮑爾得力助手的安格曼也是1名同志,他在處理一件同志案件時,對於把男同志性行為看作犯罪行為表示不滿,鮑爾也看出安格曼的「本性」,因此給了判例當建議,顯示鮑爾推動的轉型正義中,若有似無地也關係著同志權益。

大審判家
《大審判家》揭露鮑爾性向,也為當年受迫害的德國同志族群平反。(安可電影)

不過安格曼終究是年輕氣盛,按耐不住慾望,最後中了鮑爾政敵的圈套,被要脅作證指稱鮑爾正在從事「叛國行為」,而鮑爾又剛好碰上無法引渡艾希曼到德國受審的挫折,但安格曼最後犧牲自我,鼓勵鮑爾堅持促成轉型正義。

當年的德國(西德)因為保守派及宗教勢力龐大,把同性戀視為禁忌,而在1969年、鮑爾過世隔年,西德政府限縮《德國刑事法第175條》適用範圍,但這條不平等法案一直到1994年兩德統一後,才正式廢除。2002年,德國聯邦議會通過《廢除國家社會主義法》(Act of Abolition of National Socialism),撤銷納粹時期被判刑的同志罪名,但1945年後,也就是鮑爾成長年代的《德國刑事法第175條》受刑人卻沒獲得平反。

同志族群的轉型正義,在現今的德國已經有明顯進步,德國早在2001年就制定《生活伴侶關係法》,承認同志族群的民事結合關係,確認同志族群也享有異性戀者婚姻受到的權益與保障,並在2014年修改法律,賦予同志伴侶擁有收養繼子女、離婚及要求贍養費的權益。

大審判家
《大審判家》8/19在台上映。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