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7月有兩大演習將結合,一是漢光演習,另一為城鎮韌性演習,簡而言之,台灣兵凶戰危下,當軍方要負責打仗,騰不出手來時,民間若遇到重大災情,必須「自己的家鄉自己救」。國安人士說,7月希望能夠讓國人知道,防衛韌性並不只是軍方的事,民間的每一個夥伴,特別是非軍事部門都必須要動起來。
國安人士表示,今年透過漢光與城鎮韌性兩大演習的結合,把軍事部門對敵軍的應處以及非軍事部門對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扣合在一起,所以定調7月是「國家團結月」,「Team Taiwan, Stronger 、Together。」
內政部高層表示,今年台北的中正區、中山區、松山區,台中的沙鹿、清水、梧棲,台南的中西區、東區、善化區,總共9個區的民眾要做全員避難演練,屆時民防大隊、村里長、義警、義交、義消,或各公寓大廈管委會、總幹事等,都會參與引導民眾進入避難所,內政部會要求這9個區所有的避難所,只要是非機敏場所,鐵門都要打開,讓民眾可以進去避難。內政部高層說,最近因為發布了這個新聞,很多民眾半夜跑去看避難場所,結果門關著,於是就在網路上反應。
此外,政府也將發布新版的「防空避難指引」,並會發布警政署、消防署的APP,這兩個防災APP裡會告訴民眾各種颱風、地震、天災、各種極端狀況的防災指引,也會告訴離目前所在的位置,最近的防空避難設施與防災避難所的地點。
歐洲也著手做準備 國防部示警當今已無平時、戰時
國安人士說,德國提出從2025年7月開始加速擴建防暴掩體跟防空避難處所;波蘭2025年1月民防跟人口保護法案生效,法規指出建築裡必須要包括防空避難處;瑞典在2025年4月,宣佈投資1億克朗,翻新全國6萬4千處的民防避難處所、升級裡面的空氣濾淨系統,讓這些避難設施能容納瑞典3分之2以上、約700多萬人;芬蘭2025年4月,內政部表示會開始準備各個防空避難處所的更新,讓民眾可以有72小時收容時間;2025年5月,愛沙尼亞內政部也提出會進行防空避難處所的強化,希望全國270個公共避難所能進行防空避難的強化。
國安人士表示,這些案例都顯示,並不是只有台灣做這樣的準備,全世界各國都在因應極端的地緣政治風險。除了防空避難指引,國安人士指出,2025年9月份,台灣也會發布一版新的給國民的全民安全指引,白話文講就是《全民防衛手冊》。
這次漢光演習將與城鎮防衛韌性演習結合,國防部官員表示,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到現在,以及以色列、巴基斯坦的衝突升高,再再顯示當今戰爭不分平時和戰時、不分敵前和敵後,戰爭曲線可能是「立即的」。
國防部官員說,俄烏戰爭原本大家認為烏克蘭可能只能撐3天、最多一周就結束了,可是時至今日已經超過3年,烏克蘭仍然在作戰,從這樣的經驗看,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陷入國土防衛、城鎮作戰的持久戰戰爭模式,而城鎮作戰打的就是社會持續運作的韌性,只要烏克蘭的民眾可以持續運作,國家戰力就能因為民眾的團結,讓敵人無法入侵,這就是這次漢光演習想達成的最終目的,也就是不管平時、戰時,都要喚起全民國防的概念。
(相關報導:
首場「團結十講」大講古!賴清德從猛瑪象談到舊金山和約:中共從未統治台灣一天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