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邀集在野黨領袖進行國安簡報最終破局,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借題發揮,教訓在野黨領導人。他表示,之所以要進行這場國安簡報,目的是想透過國安團隊說明,讓兩位在野黨主席可以清楚了解,國家當前所面臨的嚴峻情勢。他聲言政黨可以「競合」,但不能「零和」。
賴清德此言差矣。在野黨領袖何以不參加國安簡報?主要原因賴清德執政一年多來拒絕承認國會少數席次的事實,極盡所能打壓立法院決議及在野黨主張,甚至大肆推動「大罷免」,意圖翻轉國會席次結構,重回全面執政時代,繼續恣意妄為。至於邀集在野黨聽取國安簡報,只不過是要他們去聽訓、上課,而毫無與其共商國是的意願。
如果有意朝野和解,願意共商國是,就應開放所有議題,讓在野黨充分表達國是意見,彼此尋求共識,設法落實在政策、法案與預算上。即使國安是當前最重要議題,也應讓在野黨領袖暢所欲言,比如說,當前造成國安危機的最重要因素,是賴清德一再宣揚「互不隸屬」之說,提倡「新兩國論」,將對岸列為「境外敵對國家」,而且在方方面面阻攔兩岸交流。
病有源,債有主,當前國安危機嚴重,賴清德應負重要責任,應受在野黨深切檢討,而不是讓在野黨領袖聽訓了事。
賴清德只要在野黨領袖與其共同承擔他所造成的國安危機,而不願接受在野黨意見,兩岸政策改弦更張,採取具體措施緩解兩岸關係。
他甚至教訓在野黨領袖在搞「零和」而不願意「競合」。其實真正徹頭徹尾在進行「零和」的就是賴清德。他從不與在野黨會商,極盡所能排斥在野黨及其政策主張,更在幕後大力主導「大罷免」。就在他邀集在野黨領袖共商國是之際,他跟附隨民進黨推動「大罷免」的曹興誠、沈伯洋見面會商,曹興誠還跑到國民黨中央黨部送辯論戰帖。
賴清德這樣對在野黨一手送請帖,另一手送戰帖的做法,實在太過錯亂,讓在野黨根本不相信他的誠意。「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的懷疑其來有自。
賴清德演出拙劣,跟韓國新總統李在明真心誠意且劍及履及改善兩黨及兩韓關係的做法,簡直是天壤之別,優劣立判。韓國在尹錫悅執政時代,朝野如同寇仇,南北韓關係也劍拔弩張。新總統李在明六月初走馬上任後,對內對外採取和解政策,立即改變氛圍,朝野出現和解契機,兩韓關係也有所舒緩。李在明就職當天就與在野黨領袖會面,而不像賴清德,就任一年多後才邀集聽簡報,而且議題自由自在,不侷限在國安領域。
李在明聲稱要當「全民總統」,要將過時的意識形態丟入歷史,「我要成為終結分裂政治的總統,將以國民統合為動力克服危機。」上任後意積極整合進步派與保守派。他劍及履及,在發表就職演說後,就於國會舍廊齋與國會議長禹元植和朝野代表共進午餐表示政治應為解決國民所面臨的困難、團結國民發揮本職作用,「我將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相關報導: 風評:賴清德的敬酒與罰酒 | 更多文章 )
跟心懷全面執政舊夢的賴清德不同,李在明表明不包攬國政,因為不可能百分百包攬所有事情,「該讓步時就讓步,該妥協時就妥協,尋找盡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的政策,從而改善國民生活」。他希望未來政壇不再是敵對,而是能夠對話、彼此承認、實質競爭的政治。這根賴清德推動的殲滅在野制衡力量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