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逢美國關稅衝擊和以伊戰爭爆發,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而風暴中心美國的經濟也引發投資人擔憂。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在網路節目《風向龍鳳配》中表示,美國的基本面是否已出現減弱的跡象,雖還未到負成長衰退,但仍值得憂心。投資人不要過度樂觀,美國基本面的經濟基本面已出現許多問題,反而是更根本的問題。
陳鳳馨說明,美國就業市場狀況,根據美國6月初公布的5月份非農就業報告數字,新增的就業數字為13萬7千人,高於原預期的12萬人,美國的就業市場尚屬溫和。不過,美國的6月的第一個周五公布的5月份就業數字為初估值,7月初時會二度修正5月份數字,8月時才為最後的終端數字,然而3、4月的數字下修相當多,兩個月加總下修了八、九萬,美國經濟學家開始提出警告,5月的數字為虛胖數字,因為小企業申報速度較慢,可能是就業市場波動幅度最大來源,美國今年來每個月數字幾乎皆下修,且過去半年平均每個月最後下修約3萬人,代表5月份的137000人可能最後實際數字僅10萬人上下。
陳鳳馨提到,10萬人並不是個讓人放心的數字,尤其每個禮拜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連續性微幅上升,而連續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也是連續性微幅上升,皆反映美國目前雖還未達裁員的程度,但聘僱人越來越保守,因此一旦遭裁員,再想找到工作的困難度增加。這也反映在密西根大學、紐約聯準銀行和Conference Board(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調查民眾財務信心時,民眾認為尋找工作的困難度大升,在民間已普遍有此看法。美國就業市場的熱度不但正在冷卻,且裁員人數微幅增加,就業狀況越來越困難,每個月新增的就業人數逐月往下修正,美國就業相關數據皆顯現美國就業市場正在冷卻當中。
美國消費明顯降溫 對經濟不確定性開始「縮衣節食」
陳鳳馨指出,美國五月零售銷售數字對美國而言相當重要,因為美國的經濟GDP(國內生產毛額)中,約有六成來自於民間消費,而五月的消費明顯開始降溫縮手,5月消費比4月消費略降0.9%,就一個月的變化而言變化幅度相當大,此為過去幾年來最大幅度的降幅。零售銷售數字的子項中,主要消費減少的為汽車,因為汽車關稅上升,導致美國人對買車開始保留觀望和等待,也可能和美國人現在不願意有大額消費有關,因此車子等耐久財也明顯看到消費降溫。而房地產方面,美國的建商信心調查也出現明顯下滑,因為目前利率居高不下,股市起起伏伏,而非一路上漲,在財富效應上無法支撐民眾在房地產的大量投資,因此房地產相關數據也在下降,當汽車、房屋消費開始變得較保守、保留時,汽油和汽車零組件消費也相對減少。 (相關報導: 川普空襲伊朗,台股會噴還是崩?阮慕驊曝2項觀察指標:它會是關鍵 | 更多文章 )
陳鳳馨續指,另一個減少的主要區塊為外出餐廳吃飯,餐廳服務類的消費月減0.9%,反映美國民眾正為未來的經濟不確定節衣縮食或至少看緊荷包。美國經濟學家擔心,消費市場的謹慎加上先前二、三、四月不斷囤貨的結果,可能使得美國接下來的消費變得更少,因為許多商品家中已有囤貨,便不必著急購買,消費行為便出現劇烈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