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1日晚間宣布,美軍戰機已對伊朗三處核設施實施轟炸,這也代表美軍終於直接參與了以伊戰爭,成為中東衝突的其中一方參戰者。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美軍已在福爾多(Fordo)投下炸」。福爾多是伊朗戒備森嚴的地下核設施,對其核計畫至關重要,川普也透露第一波軍事行動已經完成,「所有飛機都安全返航中」。
《紐約時報》指出,美軍是在伊朗當地時間22日清晨發動攻擊,三處目標分別是伊朗兩大提煉濃縮鈾的重要基地:位於山區的福爾多(Fordow)核設施、以色列近日以小規模空襲攻擊過的納坦茲(Natanz)核設施,以及鄰近古城伊斯法罕(Isfahan)的準武器級的高濃縮鈾存放處,《紐時》指出,國際核查人員兩週前才剛視察過此地。
三名不具名伊朗高級官員透露,美軍是在伊朗當地時間22日凌晨2時30分左右轟炸了福爾多與納坦茲,川普則表示,他將於美東時間晚間10點在白宮向全國發表談話。伊朗迄今雖避免直接攻擊美軍在中東的部隊與利益,但已警告美國參戰將招致報復,引發整個中東區域對於戰事擴大的憂慮。伊朗將採取何種反制手段尚不明朗,分析師對《紐時》表示,伊朗可能以加速核計畫作為回應——但前提是幾個重要的核設施在美軍空襲後仍能倖存下來。
伊朗提煉濃縮鈾的離心機(AP) 川普在社群媒體表示,美軍在伊朗的攻擊「取得驚人的成功」,強調德黑蘭核計劃的核心設施福爾多已遭摧毀。川普也呼籲伊朗「應該立即尋求和平,否則將再次遭受打擊」。川普還說所有美國軍機都已安全返航,並且祝賀「我們偉大的美國戰士們」。CBS新聞指出,美國政府隨即透過外交管道聯繫伊朗,表明空襲行動僅止於此,強調美方無意推動政權更迭。川普還向福斯新聞透露,美軍一共對福爾多投擲了6枚「碉堡剋星」,同時對其他核設施發射了30枚「戰斧」巡弋飛彈;一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對《路透》表示,B-2匿蹤轟炸機參與了此次襲擊行動。
盤點美軍的攻擊目標
位於伊朗中部高原的納坦茲核設施在德黑蘭東南方約220公里處,是伊朗主要的鈾濃縮設施,上週曾遭以色列空襲。據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指出,在以色列摧毀該設施的地面部分之前,此處的濃縮鈾純度已高達60%,距離武器級濃縮鈾僅剩一步之遙。納坦茲核設施的部分基地位於地底,一般認為是為了防禦敵襲。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以色列這次空襲摧毀了此處大部分的離心機,也切斷了基地的電力供應,不過沒有對周邊地區造成核污染。
福爾多核設施位於德黑蘭西南約100公里處,這裡的離心機數量不如納坦茲,但深藏地底80公尺處的基地比納坦茲更難破壞。國際原子能總署認為,福爾多核設施至少於2007年開始建造,但美國及其西方情報機構2009年才掌握該設施的存在,一般認為只有美軍最新的GBU-57 A/B巨型鑽地炸彈才能有效破壞深埋地下的堅固掩體和隧道。
該設施距離德黑蘭東南約350公里處,擁有數千名核子科學家,還有三座與中國原子能計畫相關的研究反應器和實驗室。以色列進入空襲了伊斯法罕設施的建築物,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目前沒有跡象顯示該處的輻射明顯增加。
除了川普宣稱的上述三大打擊目標之外,伊朗核計畫中還有其他重要地點。包括伊朗唯一的商業核電廠——布希爾核電廠,距離德黑蘭以南約750公里。布希爾核電廠使用的鈾燃料產自俄羅斯,並受到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監督,伊朗正在該廠建造另外兩座類似的反應爐;德黑蘭西南250公里還有一作阿拉克重水反應爐,重水有助於冷卻核反應堆,但它會產生副產品鈽,而鈽可能被用於製造核武器;德黑蘭研究反應爐位於伊朗原子能組織總部,該組織是負責監督伊朗核計畫的民間機構。該反應器最初需要使用高濃縮鈾,但後來出於對核擴散的擔憂,改用低濃縮鈾。
2023年5月2日,美國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的人員正在檢整GBU-57。(美聯社) 共和黨人力挺川普動武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在空襲行動後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進行了通話,《路透》則說從以色列上週突襲伊朗,到今天川普決定急襲福爾多、納坦茲等核設施,代表西方國家為停止敵對行動所做的外交努力均告失敗。部分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士主張,川普在對伊朗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前,必須先獲得美國國會的授權,但川普顯然認為沒有個必要。
共和黨籍的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傑·威克(Roger Wicker)對此次行動表示讚賞,不過他也警告美國現在面臨「非常嚴峻的抉擇」;共和黨籍的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吉姆·里施(Jim Risch)表示,儘管美國對伊朗進行了大規模轟炸,但「這場戰爭是以色列的戰爭,不是我們的戰爭,不會有美軍地面部隊進入伊朗」;共和黨眾議員托馬斯·馬西(Thomas Massie)則說川普的舉動「不符合憲法」;民主黨參議員提姆·凱恩(Tim Kaine)指出,美國民眾「壓倒性反對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川普展現出「極其糟糕的判斷力」。
B-2「幽靈」匿蹤轟炸機
根據美軍網站,B-2是一款能夠投擲傳統與核子彈藥的多功能轟炸機,其優越的匿蹤性能能在短時間內突破以往無法穿透的防禦系統,將強大火力投射至全球任何角落,是當代極具威懾力的作戰武力。B-2結合了低可觀測技術、高空氣動力效率與大載彈量,使B-2相較於現役轟炸機具有顯著優勢,其複合材料、特殊塗層與飛翼設計有效降低紅外線、聲學、電磁、視覺與雷達訊號特徵,優越的匿蹤性能賦予高空作戰更大自由度,不加油最大航程更高達9600公里。
B-2 的機組人員為兩名飛行員,左座為駕駛員、右座為任務指揮官,相較之下,B-1B需要四名機組員,B-52則需要五名。B-2是在1988年11月22日在加州首次亮相,首飛則是在1989年7月17日。B-2的主要承包商為諾斯洛普·格魯曼綜合系統部門,負責整體系統設計與整合;波音軍用飛機公司、休斯雷達系統集團、通用電氣航空引擎集團及沃特飛機工業公司則是承包商團隊的核心成員。
(相關報導:
川普說「兩週內決定打不打」,納坦雅胡不能接受!以色列高層致電華府:我們可以自己來
|
更多文章
)
B-2 的戰鬥力在「盟軍行動」(Operation Allied Force)中獲得驗證,從密蘇里州基地直飛科索沃執行任務後返航,在八週內摧毀了33%的塞爾維亞目標;在支援「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期間,B-2從懷特曼基地往返阿富汗執行轟炸任務;在支援「伊拉克自由行動」(Operation Iraqi Freedom)期間,B-2從前進基地執行22次出擊任務,並從懷特曼空軍基地執行27次任務,投擲超過 150 萬磅彈藥。2003年12月,B-2 獲得全面作戰能力認證。
B-2諸元

裝備B-2A隱形轟炸機的第509轟炸機聯隊,傳承自二戰時在廣島與長崎上空投下原子彈的第509轟炸機大隊,目前隸屬第8航空軍。(照片來源:美國空軍)
動力系統:四具通用電氣 F118-GE-100 引擎
推力:每具引擎 17,300 磅
翼展:172 英尺(52.12 公尺)
長度:69 英尺(20.9 公尺)
高度:17 英尺(5.1 公尺)
重量:160,000 磅(72,575 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336,500 磅(152,634 公斤)
燃油容量:167,000 磅(75,750 公斤)
正常酬載量:40,000 磅(18,144 公斤)
速度:次音速
航程:洲際航程
飛行高度上限:50,000 英尺(15,240 公尺)
武裝配備:常規或核子武器
單位成本:約 11.57 億美元(以1998財年的幣值計算)
初始作戰能力:1997 年 4 月
現役數量:現役部隊20架(1 架測試);國民兵:0 架;後備部隊:0 架

美軍的B-2匿蹤轟炸機。(美國國防部網站)
出動B-2就搞定?華府智庫專家:不一定
雖然川普宣稱福爾多核設施已被摧毀,不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核問題研究計劃」主任希瑟·威廉斯(Heather Williams)指出,GBU-57炸彈雖從未在實戰中使用(僅通過大量測試證明效果),而且GBU-57伴隨多重風險,最大的麻煩是沒人能保證出動B-2跟GBU-57就能徹底摧毀福爾多核設施——這個基地的確切結構至今仍屬謎團,連曾實地考察的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總幹事葛羅西(Rafael Grossi)都在以色列空襲後表示,地下可能還存在深達半英里的附屬設施。
美軍直接介入以伊衝突更將面臨關鍵風險:駐中東部隊、使館及區域利益將立即暴露於伊朗明言報復的威脅下,此舉還可能引發其他關鍵行為者介入,導致衝突從伊朗橫向擴散,或促使武力層級縱向升級。莫斯科作為德黑蘭的緊密盟友,已多次表願參與解除伊朗核計畫,例如接收其濃縮鈾庫存。儘管如此,不過以傳統軍事手段來說,威廉斯也認同GBU-57仍是摧毀福爾多地底基地、重創伊朗核計畫的最可行選項。 這不僅能向伊朗傳達關於其核計畫現狀的重要訊息,同時也展現美國對防核擴散的堅定承諾。
英國《衛報》指出,雖然川普宣稱福爾多核設施已被毀滅,考慮到福爾多位於地底及其防禦工事,可能還需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知道真實的戰果。有五角大廈官員私下表示,即便是動用了GBU-57,也不見得一定能穿透到福爾多的地底核設施;即便真的對地底造成破壞,也有可能只是導致隧道坍塌讓離心機等設備暫時埋在廢墟下。伊朗一直堅稱其核計畫僅用於和平目的,美國情報機構先前的評估也顯示,伊朗並未積極尋求開發核武,但川普與納坦雅胡堅稱,伊朗可能迅速組裝核武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這次若不能一舉破壞伊朗核設施,德黑蘭發展核武的決心恐怕將空前高漲。
(相關報導:
川普說「兩週內決定打不打」,納坦雅胡不能接受!以色列高層致電華府:我們可以自己來
|
更多文章
)
對於川普下令攻擊伊朗核設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譴責華府是在「已處懸崖邊緣的地區進行危險升級,直接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他警告「這場衝突急速失控的風險正不斷升高,可能為平民、區域乃至全球帶來災難性後果」。國際媒體也普遍認為川普的決定是對國際安全局勢的一場豪賭,因為美國的轟炸行動可能刺激德黑蘭採取報復,包括封鎖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要道荷莫茲海峽、襲擊美軍在中東的基地與盟國、加強對以色列的飛彈攻擊,以及動員代理人組織打擊美國與以色列利益。《路透》就指出,中東局勢可能演變成比川普當初預期更持久的戰爭——這正是過去被川普痛批「愚蠢」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