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清甜多汁的西瓜是許多人消暑的首選。然而,享受這份美味的同時,您是否曾留意到其中潛藏的健康風險?「無毒教母」譚敦慈日前在《挖健康》節目中示警,部分民眾因貪圖一時方便,養成不良的西瓜食用與保存習慣,恐導致細菌滋生,甚至引發如李斯特菌感染等致命危機,不可不慎。
一匙到底、重複食用?當心!口腔細菌恐釀致命感染
譚敦慈在節目中分享了令人震驚的案例:曾有民眾因習慣直接用湯匙挖食西瓜,未吃完又放回冰箱,重複取食數次後,竟感染李斯特菌,最終誘發敗血症不幸身亡。譚敦慈解釋,口腔中存有細菌,當湯匙接觸西瓜果肉後,若未一次性食用完畢並妥善保存,溫度變化加上細菌汙染,便會大幅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
對此,譚敦慈建議,西瓜買回家後應先分切成適當大小,並分批儲存於冰箱。每次取食時,務必使用乾淨的餐具,吃多少取多少,切忌以同一支湯匙反覆挖食,以避免細菌反覆汙染。
保鮮膜非萬靈丹!揭開西瓜「前處理」的關鍵步驟
譚敦慈也指出,過去有學者研究發現,西瓜覆蓋保鮮膜後,其表面反而更容易滋生細菌。此外,果肉也可能因此接觸到塑化劑等化學物質。因此,她建議,西瓜買回家後,務必進行「前處理」:首先移除保鮮膜,並將接觸保鮮膜的果肉薄削一層後丟棄,這不僅能避免細菌殘留,也能減少塑化劑疑慮。接著,將西瓜切塊後,放入乾淨的保鮮盒中,再置入冰箱冷藏。
關於西瓜的挑選與保存,譚敦慈分享了個人經驗。她表示,考量到重量及新鮮度,自己總是在逛完菜市場、準備返家時才購買西瓜,以確保西瓜在最短時間內進入適當的保存環境,避免因溫度變化影響新鮮度。
西瓜冷藏、冷凍、室溫保存攻略,日本蔬果達人教您保鮮一個月!
除了上述的食用注意事項,西瓜的保存方式也大有學問。日本生活飲食網站Fily則分享了西瓜的冷藏與冷凍保存訣竅,讓西瓜保鮮期最長可達一個月:
冷藏保存(約2-3天)
1.剖開的連皮西瓜: 使用食品級保鮮膜將切面緊密封好,放入冰箱蔬果室冷藏。
2.去皮切塊西瓜: 將去皮切塊的西瓜放入可冷藏的食物保鮮盒或保鮮袋(使用保鮮袋時請排出空氣並封口),置於冰箱蔬果室。
冷凍保存(約一個月):
1.無論是整顆或已剖開的西瓜,建議先去皮、切成小塊,若方便可盡量去籽。
2.將處理好的西瓜塊放入可冷凍的夾鏈袋中,排出袋內空氣並封好袋口,即可放入冷凍庫。
小撇步:冷凍約30分鐘後,取出保鮮袋並用手將袋內的西瓜塊掰開,再放回冷凍,可避免西瓜塊結塊黏在一起。解凍後的冷凍西瓜可直接食用,或加入牛奶、豆漿中壓爛拌勻,製成風味飲品。
室溫保存(約2週):
針對尚未剖開、完整的西瓜,無需冷藏或冷凍。應將其置於陰涼避光處,避免陽光直射。若家中有紙箱,可將整顆西瓜放入紙箱中保存。
消暑也勿過量!營養師提醒:西瓜高糖潛藏肥胖與脂肪肝風險
西瓜富含纖維、維生素及植化素,是夏日補充水分與營養的良好來源。根據桃園醫院網站報導,營養師鄒孟君提醒,西瓜屬於高糖度水果,若攝取過量,恐造成「甜蜜的負擔」,增加肥胖、脂肪肝等風險。
營養師建議,每日西瓜攝取量應控制在2份以內,一份約為棒球大小,或是一般飯碗八分滿的份量。此外,應盡量避免飲用市售西瓜汁,因其通常含糖量更高,更容易導致血糖飆升。
責任編輯/李伊晴 (相關報導: 「台灣1水果」價格狂飆!甜度、採收率大升級:身價飆破百元,農民獲利爆增50%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