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也有分別!診斷錯誤病情恐加劇 學會籲早期正確診斷

2019-10-25 15:45

? 人氣

(圖/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

(圖/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

謝小姐的父親超過70歲,身體一直很健康、沒有三高問題,但近年漸漸有些健忘、一直重複相同行為,就像機器人一樣一直重覆同樣的問題和動作,就醫發現是輕度阿茲海默症,更在短短半年內很快惡化成中度,脾氣變得很暴躁,甚至對家人動粗。經醫師以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後,才發現謝先生其實是罹患較少見的額顳葉型失智症,趕緊調整藥物之後,情緒行為問題才穩定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收治這名個案的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占六至七成最常見,其次為血管型失智症佔兩成,最少見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及額顳葉型失智症,約佔一成。不同病因的失智症,臨床表現、治療對策、照護方式各有不同,例如額顳葉型失智症,若被當作阿茲海默症用藥,可能會加重症狀。

林口庚醫院核子醫學科教授林昆儒以阿茲海默失智症為例,失智症患者大腦可發現異常蛋白質堆積,從腦部出現病理變化到產生臨床症狀,歷時約15到20年。林昆儒解釋,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會產生乙狀類澱粉,這些澱粉樣胜肽一旦產生不正常的沾粘,就會形成斑塊,沉積在神經細胞周圍,多年後數量逐漸增加並瀰漫全腦。

目前醫界仍不確定這些斑塊究竟是不是造成阿茲海默症腦神經細胞死亡的原因,但類澱粉斑塊早在失智症出現症狀前就形成,由此評估大腦斑塊,仍然是鑑別診斷失智症的最早期指標之一。

失智症學會指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失智症患者非常重要;如果經過專科醫師追蹤評估還是無法確認失智症的種類,林昆儒建議,可經由分子影像檢查來輔助醫師鑑別診斷。目前分子影像技術有腦血流造影、多巴胺造影、類澱粉斑塊掃描,其中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偵測,是早期診斷的一線希望,因為它出現的時間比認知症狀出現的時間還要早15到20年,是鑑別診斷阿茲海默失智症最早期的指標。

胡朝榮指出,台灣失智症的盛行率,65歲以下約有12,638人,65歲以上的盛行率,為3%-30%(每5歲倍增),預估未來50年內,台灣失智人口每年會增加一萬三千人以上,顯見失智症的影響性十分可觀。而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一直著力於提升預防及治療失智症品質,因此推動失智症精準診斷,因此,在今年的年會中,也擴大邀請失智症各領域專家,針對失智症的治療策略與管理,從精神、睡眠、檢測、治療、照護、緩和治療等全方位目標進行交流,增進台灣檢測與治療失智症的照護品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