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  

約 162 項搜尋結果
中間選民的不滿,是針對執政黨的極端作為,而非在野黨的吸引力。若藍白陣營誤以為民怨等同支持,就可能在策略上誤入黨派對抗的窄路。(資料照,顏麟宇攝)

觀點投書:阻止賴政府獨裁、撕裂台灣,不是支持藍白。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預言,大罷免要拉下6席以上藍委的機會很低,已確定不會得逞。圖為國民黨反罷免造勢。(資料照,顏麟宇攝)

預言大罷免「已確定不會得逞」!醫揭完封關鍵就看這縣市:鬧劇結束了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臉書發文,呼籲支持者出門投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轟大罷免「決勝因素」太可笑 趙少康看封關民調:只比投票率不比表現

民進黨南投縣議員陳玉鈴。(取自陳玉鈴臉書)

全台唯一「罷綠」結果出爐!南投議員陳玉鈴罷免案 同意票未達門檻宣告失敗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不踴躍出門投票,就會讓罷免過關。(資料照,劉偉宏攝)

反罷免方「關鍵指標」只贏1%!最新內參民調出爐 羅智強:我非常危險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5月及6月的全國性調查結果皆顯示,會投不同意罷免的人一直多於同意罷免的人。(資料照,盧逸峰攝)

最新民調指反罷免首度領先 游盈隆反駁早說過:這因素才最重要

前立委鄭麗文21日出席長風基金會「突破論壇」。(顏麟宇攝)

罷掉六席藍營恐全面崩潰?鄭麗文示警投票率「低於五成」下場:國民黨一定全倒

2025年5🈷️28日,首爾的電視螢幕正在播放李在明與金文洙的辯論畫面。(美聯社)

韓國大選出口民調:李在明獲得青壯年和女性選民青睞,以51.7%得票率勝出

本屆南韓總統選舉,熱度空前,光是上週四、五兩天的提前投票率,便創下了史上第二高紀錄,其中年輕族群的投票率明顯提升。(美聯社)

投票率79.5%太震撼!南韓選制靠「它」成功 反觀台灣公民權開倒車?

南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5/29與多位學生一起參與提前投票。(美聯社)

持證件就能在全國任一地投票?南韓總統選制與台灣大不同,「北飄首爾」不必趕回家鄉投票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直言,31席進入三階投票的立委,沒有一席會是安全的。(資料照,柯承惠攝)

「大罷免沒有1席立委是安全的」!游盈隆曝「這因素」將成藍營最恐怖夢魘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登高一呼,預告大罷免潮來臨。(資料照,劉偉宏攝)

大罷免潮哪幾席立委危險了?他提3大觀戰指標:戰力、聲量與仇恨值成正比

2024日本眾議院選舉。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小泉進次郎替黨內候選人站台造勢。(黃信維攝)

台日投票率大不同:台灣年輕人熱衷參與,日本選民為何日漸冷感?

2024年10月27日,第50屆日本眾議院大選投開票,選民投下手中神聖的一票。(美聯社)

日本眾院大選 投票率高低成觀選重點之一

基隆市第19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今日投開票,媒體人黃揚明指出,這次投票率非常可能會創下新制實施後新高。(顏麟宇攝)

謝國樑罷免案投票率大機會創新高 黃揚明:對哪一方有利很難說

針對開票過程傳出作票,以及民眾黨內參民調和實際結果有落差,民眾黨主席柯文哲16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說明。(資料照,蔡親傑攝)

民眾黨內參民調失準?柯文哲:不可能造假,但年輕人投票率不如預期

有網友表示,早上11點多去投票時發現周圍沒什麼人,認為今年投票率會降低很多,對此,內行人分析3點原因。(資料照/柯承惠攝)

2024總統大選投票率慘淡?她指這1地「一片空蕩蕩」,內行分析3原因:和四年前差很多

作者指出,12月10日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27.5%。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北京與來訪的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會面。(美聯社)

右本沖觀點:港版《國安法》《反間諜法》設下的緊箍咒─外資大撤離

前立委蔡正元表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仍然保持領先,不過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右)正不斷追近,勝選機率仍然相當大。左為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資料照,陳昱凱、柯承惠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穩贏也可能莫名其妙輸掉」 蔡正元:侯友宜要超車賴清德得做這件事

黃國昌(左一)針對總統大選提出3點訴求,要年輕朋友相約去投票、貫徹「五五計畫」及響應「白紙運動」,盼支持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新政治理念的人可以做到。(蔡宜彣攝)

柯文哲下動員令拚年輕人投票率85% 黃國昌喊話3行動:推倒藍綠高牆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高中生中支持度最高,獲得59%支持。(民眾黨提供)

全台8所高中模擬投票 柯文哲近6成得票率輾壓藍綠 民眾黨躍升第一大黨

建國高中模擬總統投票結果率先出爐,「他」獲最高票。圖為賴清德(左)、侯友宜(中)、柯文哲(右)。(資料照,陳昱凱、顏麟宇、柯承惠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建中模擬投票率先出爐 「這組合」得票近6成輾壓獲第一

蔡正元指出,柯文哲此次想要在總統大選勝選,這族群的投票率一定要高到前所未有得高,才有機會。(資料照,柯承惠攝)

估得票率3成8就能當選總統 蔡正元揭柯文哲勝選關鍵:這族群投票率要極高

2023年12月10日,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美聯社)

一場完全沒有民主派的香港選舉! 北京稱「有效防範反中亂港分子」,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史上最低」

香港將於12月10日舉行區議會選舉。(資料照,美聯社)

香港區議會選舉將登場 投票率低恐讓北京和港府難堪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指出,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願意成全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見圖),瓜分的年輕選票部分可能會回流,對國民黨會產生影響。(資料照,柯承惠攝)

推估2024投票率變化 鄭麗文:「這族群」300萬票打底柯文哲就可能當選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資料照,柯承惠攝)

觀點投書:柯文哲的五個困境,支持度能續創新高抑或向下修正?

高雄市長兼民進黨代理主席陳其邁(見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主席補選「高雄投票率僅10.21%」 陳其邁坦言:同額競選投票率低

民進黨15日舉行黨主席補選投票,副總統賴清德同額競選角逐。(蔡宜彣攝)

補選登場拚投票率!賴清德:我有意扛起「重整民進黨旗鼓大任」

國民黨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右二)、國民黨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王鴻薇(左三)。(資料照,顏麟宇攝)

觀點投書:補選最怕支持者不投票,務必守住監督力量

嘉義市長黃敏惠19日上午完成投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嘉義市長選舉》天冷憂投票率低 黃敏惠籲選民穿暖踴躍投票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柯承惠攝)

觀點投書:選舉結果=全體意志?「不在籍投票」能否跨出民主的下一步?

2022年九合一大選的投票率創近年來新低。(資料照,柯承惠攝)

九合一選後觀察》疫情、缺韓流、連任者多 盤點2022大選投票率低原因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正式宣佈「即刻請辭」。(資料照,黃信維攝)

孔令信觀點:民進黨慘敗,「台灣隊長」蔡英文形象步步流失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26日至投開票所投票。(柯承惠攝)

籲市民踴躍投票 蔣萬安稱「心情很放鬆」:要好好陪太太和孩子

新竹高中、新竹女中舉辦新竹市長選舉模擬投票結果顯示,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左起)獲已近5成的得票率力壓民進黨候選人沈慧虹,以及國民黨候選人林耕仁。(資料照,蔡親傑、顏麟宇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竹中、竹女模擬新竹市長投票 高虹安以近5成得票率輾壓藍綠候選人

作家「人渣文本」周偉航指出,先前有一份推估顯示,如果這次選舉的投票率從6成上升到6成5的時候,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見圖)只會多2萬票而已。(資料照,柯承惠攝)

北市投票率上升不利陳時中?周偉航曝推估數據:綠營怎麼動員都徒勞無功

2022年11月8日,美國舉行期中選舉(美聯社)

政治冷漠、懶得研究政策、選舉制度複雜 《經濟學人》剖析美國年輕族群投票率低的背後原因

20221028-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28日出席黃暐瀚「下班瀚你聊」政論節目。(顏麟宇攝)

民調領先笑評棄保展自信 蔣萬安上《下班瀚你聊》籲支持者幫拚投票率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台中市長盧秀燕(見圖)不是地方派系,不會被民進黨打的終結派系政治影響。(資料照,台中市政府提供)

盧秀燕出現連任危機?郭正亮分析:民進黨這招起不了作用

立委林昶佐9日針對罷免案投票結果發表感言。(柯承惠攝)

罷昶為何沒過門檻?中選會揭這區投票率竟不到4成

台中市第2選區立委補選9日開票結果出爐,最後由民進黨候選人林靜儀(中)勝出。(顏麟宇攝)

中2立委補選》投票率飆到近6成 林靜儀奪8萬8752票勝選

藍營輔選人士預估,投票率是中2立委補選勝負關鍵,若投票率超過5成,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見圖)恐怕凶多吉少。(資料照,丁志寬攝)

「投票率超過5成顏寬恒恐凶多吉少!」藍營人士曝顏家險勝條件

四大公投落幕後,中正萬華區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見圖)的罷免投票即將在1月9日舉行。(資料照,顏麟宇攝)

「林昶佐沒有很穩」 黃暐瀚揭影響罷免關鍵數據:比陳柏惟還危險

2021年12月香港立法會選舉,北京意圖拉升投票率證明港人對民主信心未失的企圖完全失敗。(資料照,美聯社)

黎蝸藤專欄:港人「躺平」對抗 投票率創新低、立法會「清一色」

四大公投投票18日落幕,投票率僅4成,再度掀起檢討聲浪,認為應重新審視《公投法》。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鄭寶清觀點:大家辛苦了!公投落幕 民主的下一步

2021年12月,香港立法會選舉,支持北京的建制派大獲全勝(AP)

香港立法會選舉》親北京「建制派」拿下99%席次,投票率卻只有3成

前副總統呂秀蓮(見圖)笑稱王力宏的離婚風波讓年輕人沒興趣投票了,而政府應該將資源投入在公投客觀呈現內容,喚醒大家的公民意識。(資料照,顏麟宇攝)

嘆4公投「太政治」模糊焦點 呂秀蓮:王力宏事件讓年輕人沒興趣投票

台北市的4個公投案都是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根據台北市選委會統計,4案同意票皆大過不同意票。(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北市公投4案同意皆大於不同意 投票率突破47%全國最高

民進黨力拚公投「四個不同意」,成功以「北票南補」策略,讓四項公投案不同意大於同意。(民進黨高雄市黨部提供)

重啟核四12縣市同意票較多仍落敗 民進黨「北票南補」策略成功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