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85年的慈善機制,在宗教濟世精神下人人平等

2015-11-29 08:00

? 人氣

所有人在公共廚房得到一樣的食物供給

所有人在公共廚房得到一樣的食物供給

今天要談的是伊斯蘭複合式建設(土耳其語是Külliye)中的另一部分:「公共廚房」,土耳其語稱imaret,源自阿拉伯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IMG_1082

在鄂圖曼帝國15到19世紀的歷史中,公共廚房也是慈善建築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會發放免費食物以服務社會大眾,是公共建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維持社會福利的運作。雖然在20世紀,凱末爾建立世俗體制的土耳其共和國之後,這種公共廚房連同著慈善體系已經在1920-1930年代走入歷史,但是如果在伊斯坦堡旅遊的話,還是有機會看到公共廚房的蹤影喔!

imaret mutfak-public kitchen 

誰可以拿免費食物?

在過去,每一間公共廚房的大小以及可以供給的人數,要看廚房的大小而定。比方說,在1463年到1471年,由征服者蘇丹Mehmed所建立的Fatih清真寺建築群,它裡面的公共廚房每天會供餐兩次,一次大約1500人。而這1500人裡面,包含了在清真寺以及周圍建設裡面服務的員工們、研習古蘭經的學生教授們、短居在客棧的旅人們、窮人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們。基本上全部都可以來公共廚房用餐。  

當時的人都吃些什麼?

那麼,當他們來到公共廚房的時候,都吃些什麼呢?基本上,每天平均會供應兩餐,每餐一定有湯跟麵包。一般而言,比較普通的菜色會是,早餐是米湯,加上鷹嘴豆、洋蔥等菜色;晚餐則是有小麥湯,再隨著季節的變化,搭配優酪、檸檬等佐料,而每一餐都會提供麵包。如果碰到一些特殊節日,比方說齋戒月的晚餐、宰牲節等時候,晚餐就會有羊肉、奶油米飯,並且多一道番紅花與蜂蜜混合而成的米布丁甜點(土耳其語是Zerde)。

有些時候,如果沒有在供餐時間抵達,比方說長途跋涉之後的旅人,可能剛巧在其他時段經過,那麼公共廚房還是會提供營養豐富的點心,像是核桃、蜂蜜與起司。 這些菜色並非固定的,因此每一間公共廚房所供應的食物都多少有點不同,端看興建時的資金多寡以及後續捐贈的金錢來源來決定。有的廚房可能小到只能容納300人,有的則是大到可以接待3000人,甚至在廚房旁邊有獨立的烤麵包店等等。

因此,每一間公共廚房都不是完全一樣的。然而,不論是社會地位較高的官員,或是較為貧困的學生,甚至是物質層面匱乏的「窮人」,所有人在公共廚房獲得的餐點,都是一樣的。

 imaret eyup

位在Eyüp的公共廚房目前透過政府管制,轉為救濟低收入戶    

公共廚房的起源

關於伊斯蘭公共廚房的起源,自然可以在古蘭經裡面看到許多章節,提到慈善的給予跟奉獻,包含食物、衣服以及庇護所。除此之外,相傳在11世紀的時候,哈里發[註1]遇見一位貧困的婦女帶著兩個小孩,婦女生氣的咒罵哈里發,竟然可以無視於他們的飢餓。哈里發聽到之後,立刻帶了食物,並且自己起了爐火,準備了麵包跟湯,給婦女和她的兩個孩子。

這是公共廚房最早的起源,而當時哈里發準備的麵包跟湯,就成為後來公共廚房的基本食物。imaret-yemek 每月還會發放食物給需要的人,裡面有茶、橄欖、糖、麵粉、米飯、膺嘴豆⋯⋯等

雖然過去大規模的公共廚房早已經沒有營運、或是轉為其他服務弱勢的用途,而很難看到它們的蹤影。但是在土耳其旅遊的時候,還是有機會看到這種秉持著慈善理念、發放食物,繼而協助弱勢的宗教精神。比方說,現在正是伊斯蘭的齋戒月(Ramadan/Ramazan),而每天晚上的開齋飯(土耳其文與阿拉伯文都是iftar),會在街上看到搭建起來的棚子,就有機會看到發送免費食物的情況。    

〈註1〉哈里發,是伊斯蘭教裡面對於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很像是中國歷史中所稱的「皇帝」。同時也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的意思。

文/Henny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