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不是登革熱也要命!台灣出現首例過敏性血管炎

2015-09-12 11:09

? 人氣

彰化基督教醫院日前診斷出彰化一名10歲林姓女童,是全台首例、全球第2例的「過敏性血管炎」(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罕見患者,此種體質若被蚊蟲叮咬,全身便會產生嚴重過敏反應,除被叮咬處會有紅腫發炎潰爛的情形,還會並發高燒、淋巴結腫大以及關節腫痛,甚至會出現幻覺、肝功能異常等病症,嚴重有可能引發白血病,導致死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媽媽說,林小妹妹自幼稚園中班開始,時常因不明原因發燒,大班時為在家休養而一年沒上學,之後情況趨緩,但在小學二年級時,又再度復發,且四肢腫大,就診後也都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但開藥治療後,原本部位消腫,其他部位卻又開始腫大。

 

後來發現,林小妹妹被蚊仔叮咬就會發病,但就診時醫護人員卻都表示「不可能」。直到3年前,林小妹妹病情遲遲未好轉,轉診到彰基醫院後,經一系列血液免疫功能與骨髓皮膚切片檢察,才證實所有病症確實是因蚊蟲叮咬後,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誘發的「過敏性血管炎」所致。

彰基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也將此種罕見病例發表在國際期刊《微生物免疫與感染雜誌》上。蔡易晉指出,林小妹妹到診時,除出現皮膚紅腫水泡、類似蜂窩性組織炎症狀,也漸出現肝功能異常,以及視幻覺,若沒及早治療,嚴重會引發肝脾腫大、合併白血病,甚至致人於死。

蔡易晉說明,過敏性血管炎主要因為「外源性抗原(常見藥物、化學物質與過敏蛋白)」,刺激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並形成免疫複合體在小血管壁沉積,引起「補體」與發炎細胞「活化」,損傷血管內皮細胞。患者以皮膚血管發炎(包含紫斑與皮膚潰瘍)為主要表現。此症經常造成全身發炎反應與關節、腎臟、消化系統器官侵犯,並出現發燒、關節炎、血尿與肝脾腫大等表現。

蔡易晉也強調,國外已有案例證實,過敏性血管炎與白血病有一定的相關性,雖然林小妹妹經骨髓檢查病無白血病,但如果反覆被叮咬,罹患白血病的機率較比一般人高。而在林小妹妹骨髓及皮膚叮咬處發現有EB病毒浸潤情形,EB病毒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

蔡易晉表示,這種過敏性血管炎體質的人相當少見,經常會被誤診而投錯藥,因此組織切片是診斷過敏性血管炎的重要依據,至於治療則是在識別和去除病因後,早期使用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降低發炎反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