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誥專欄】為什麼父母要當「放羊的孩子」,讓小孩的世界充滿大野狼?

2015-09-11 15:02

? 人氣

心理師胡展誥:哭泣,是內在的需求需要被聽見……

週末的颱風夜,我與家人撐傘鑽進對向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準備吃晚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長長的人龍裡排隊等服務生叫號時,前方一位看似學齡前的兒童大概因為久候不耐煩而大哭抗議,母親在安撫無用之後直接指著我、用神秘兮兮的語氣對孩子說:「你再哭,後面的叔叔是大野狼,他會把你吃掉!」孩子聽了之後,瞬間因為驚嚇止住哭泣,一旁排隊的大人大概是因為母親使用的方式和孩子的反應而笑了出來。

我蹲下來微笑地對孩子說:「小朋友,叔叔不是大野狼、不會把你吃掉哦。」

「等了很久,你一定很餓對不對?」

小朋友這才放鬆了些,瞪大眼睛點點頭。

我接著說:「哇你好棒!你不會哭哭了,你會用點頭告訴我耶!」然後小朋友更用力地點頭,轉過身繼續排隊。

好不容易進了餐館吃飯,另一位孩子面對桌上的絲瓜開始抗拒進食而哭泣,同桌的爸爸在服務生上菜轉身離開之後嚴肅地說:「你再不把這個吃掉,這裏的老闆是壞人!等一下就會把你抓進去煮熟!」孩子聽了後愣住,整個吃飯過程眼睛緊盯著廚房出入口。

這樣類似的情境,在你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

照顧幼兒的家長相當辛苦,吃飯、休息、搭車,無時不刻都得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家長在公共場所時常因孩子的哭鬧束手無策、並且因為承受旁人譴責的眼光而備感壓力。

家長在方法用罄後,透過上述的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孩子則在成長過程中漸漸相信身邊充滿壞人與大野狼。目的是管教,實質上卻與恐嚇無異。

01
孩子哭鬧,不用「狼來了」。
 

孩子當下或許會因此停止哭泣,但那是因為他震懾於他還無法驗證的恐嚇,實際上,他是用「壓抑」來表達情緒與需求。慢慢的,孩子雖然知道這些內容是家長編造出來的,但情緒上卻習慣了「生活充滿危險」的害怕。如此一來,孩子學到的不是適當的表達方式,而是那一份對環境不實且莫名的恐懼。

這些害怕以各種形式充斥我們的生活,諸如:「成年男性都是壞人」「跟陌生人接觸充滿危險」「信任別人會讓自己受傷」「表達真正的情緒或需求會受到處罰」這些因捏造產生的恐懼則陪伴我們長大,提醒我們與他人保持很遠的距離。最終,我們失去了對人適當的信任與友善。

那麼,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時該怎麼辦?其實坊間的親子教養書籍對此有許多建議,這裡提出一些簡單的方式供家長們參考:

暫停法

將孩子暫時帶離哭鬧的現場(例如:車廂外、餐廳外),有助於孩子轉換當下的情緒。

同理心

同理孩子當下的情緒與需求,同時告訴他現實環境的限制,例如:「我知道你肚子很餓想趕快吃到餐點,可是每個人都必須排隊。」「我知道你想要買這玩具,但我們才剛買過而已。」

訂原則

在出發前預先告訴孩子你的原則,讓他有所依循、減低孩子突如其來的要求。例如:「先吃一點點東西,等一下要排隊,肚子會餓哦!」「等一下你可以挑選一個一百元以內的玩具。」「今天出去玩,我們不買任何東西。」

上述方法並非教養的唯一圭臬,然而我們若能在許多情境下同理孩子的情緒與需求,除了可以提供孩子「被懂」的感受、也協助他們對於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認識,如此一來才有機會教導他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而非習慣以哭鬧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孩子還是不免在公共場合哭泣,但相信頻率與強度會降低不少。

另一方面,為何父母親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哭泣時必須使出各種殺手鐧來使孩子停止哭泣?難道父母親喜歡扮演放羊的孩子嗎?當然不是。

來自於公共場合禮儀的規範與旁觀者譴責的眼神著實也讓手足無措的家長感到更加焦慮,且一方面也擔心他人對自己教養方式的評價。

因此,除了家長的努力之外,身為旁觀者的我們若能在孩子哭鬧時給予無助的父母一些支持與包容、減少嫌惡的言語或眼神,對於當下正處於熱鍋上的父母其實也有相當大的支持效果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展誥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