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近年面臨嚴峻挑戰,從昔日推動經濟成長的主力產業,如今卻成為投資泡沫破裂的高風險區,據了解,全國約有6500萬至8000萬套住宅長期空置,「鬼城」現象遍布全國。同時,被視為天津地標的「高銀金融117」摩天大樓,斥資7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3185億元)打造,至今仍未完工,成為中國房市失衡的縮影。
中國房市「鬼城」現象持續延燒
據美國《新聞週刊》報導,在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中,購置多套房產一度被視為穩定的理財方式。據統計顯示,多達7成家庭的資產與房地產相關,但過度依賴房市作為經濟支柱,加上多年來的投機性建案氾濫,使供給遠遠超出需求。
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Sarah Williams指出,中國政府長期鼓勵開發商推案,銀行亦樂於提供融資,導致許多建案缺乏實質需求支持,這樣的運作模式近似於龐氏騙局,依賴新資金支撐舊項目的運作,風險日益堆疊。
儘管部分地區如杭州市的天都城逐漸吸引住戶進駐,但全國範圍的小型「鬼區」仍廣泛存在,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雖規劃可容納30萬人,實際入住率卻不到1成;天津的于家堡金融區自詡為「中國曼哈頓」,卻多年乏人問津;國家重點打造、耗資61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77兆元)的雄安新區,也因建設遲滯而顯得空曠冷清。
Williams警告,這些空置社區代表過度投資與資源錯置,對民眾生計構成實質威脅,恐對中國整體經濟造成長遠的連鎖反應。
天津「高銀金融117」成最高爛尾樓
此外,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象徵中國房市野心的地標建案也面臨命運多舛,位於天津的「高銀金融117」摩天大樓,原定興建全球第2高、可居住的超高大樓,早於2008年開工,計劃地上128層,內含住宅、飯店、商辦空間與觀景設施。然而自2015年因資金斷裂停工,並於同年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全球最高閒置建築」,至今仍未完工。
高銀集團原本希望藉由此案打造「新京津高銀天下」計畫,但由於集團缺乏政府支援,加上市場定位錯誤,將高端開發設於天津等2線城市,難以吸引預期中的高端消費者,加劇計畫失敗風險。
中國官方也在2021年針對高樓亂象採取措施,國家發改委明令禁止興建超過500公尺的建築,並對250公尺以上建案進行嚴格審查,高銀金融117若未來得以完工,恐將成為中國最後1棟超過500公尺的摩天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