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價上漲16%吸引關注的同時,銅價的漲幅更是來勢洶洶,紐約的銅價於3月20日突破每噸1.1萬美元(約新台幣35萬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漲幅高達27%,據傳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對銅加徵關稅,激起貿易商大量搶運銅至美國,此舉將可能擾動全球的金屬市場,也加劇其他地區的供應壓力。
川普關稅陰影升溫,銅流向大批轉往美國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下令商務部啟動對銅進口的調查,引發外界關注,這項舉動被視為徵收進口稅的前兆,使市場出現劇烈反應,銅價一路飆升。
因應未來可能實施的課稅政策,國際貿易商與生產商爭相在新政策上路前將庫存運往美國,目前已有超過10萬噸的銅在轉向美國市場的途中。
紫金礦業投資上海公司交易部副總監衛來分析指出,這波「搶銅潮」造成全球銅貿易重新洗牌,美國成為主要目的地,其他地區因供應短缺而引發搶購風潮,他更直言這是潛在關稅引發的區域再定價效應。
供需失衡擾動市場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價在20日更一度上漲0.5%至每公噸10,040美元(約新台幣32萬元),創下自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然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價漲勢更猛,年初至今飆升27%,漲幅遠高於LME的14%,這使得2地價格差距接近14%,進一步刺激套利行為。
市場傳出,包括大宗商品巨頭托克集團與嘉能可在內的貿易商,已將原訂輸往亞洲的銅貨改道運至美國,為的是在價格高峰中取得更大利潤。
金融機構預警,2025年前恐徵25%銅關稅
川普早前已對鋼鐵和鋁產品祭出25%的關稅,並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加徵貿易限制,如今也揚言將自下月起實施「全面對等關稅」政策,根據高盛與花旗的最新預測,美國最快將在2025年底前,對銅品項加徵與鋼鋁相同幅度的關稅。
儘管目前尚未拍板定案,但供應鏈與金融市場早已聞風而動,紛紛提前調整佈局,以應對潛在政策變動,隨著全球貿易格局持續震盪,銅價走勢恐仍充滿變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