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近期發布低成本高效應AI模型,一度重挫美國AI類股外,也給各大科技公司投下震撼彈,並加速彼此之間的競爭。不過,英國智庫最新研究指出,AI除了會對未來的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研究分析更顯示,AI甚至可能改變或取代多達70%與電腦相關的工作,呼籲各國政府正視AI影響,務必加強對AI技術的監督。

70%和電腦香相關工作未來「恐被AI取代」!
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IPPR)專家警告,人工智慧(AI)可能會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根據IPPR最新研究報告,依賴電腦的工作,例如專案管理、行銷和行政支援等,最有可能因AI的出現而受到衝擊。
IPPR該研究對員工執行的22000項常見工作進行分析後,發現與電腦相關的工作職位有多達70%可能會被AI徹底改變或取代,特別會對組織、策略和分析的工作產生最大影響。IPPR為此呼籲,各國政府應更關注這一問題,並警告目前的AI政策過於側重於加速AI的普及和安全性,而不是「強大AI的影響」。
事實上,IPPR去(2024)年就曾公開一份研究報告示警,在最壞的情況下,英國可能有多達800萬個工作崗位面臨被AI取代的風險。IPPR中的AI相關負責人鄭(Carsten Jung)認為,各國政府都需跟上監督,「AI能力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步,而『AI代理』的推出,顯示AI不同於過去的技術,它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它更是一個參與者。」
鄭直言,AI技術可能會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它將改變工作崗位,摧毀舊的、創造新的工作,引發新產品和服務的發展,並使我們做到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但鑑於其巨大的變革潛力,重要的是引導它來幫助我們解決重大的社會問題。政治需要跟上強大AI的影響,除了確保AI模型的安全之外,我們還需要確定我們想要實現的目標,這需要民主辯論和對AI部署方式的嚴格審查。」
不僅如此,IPPR在其最新研究中還表示,AI也正在慢慢改變更廣泛的社會,報告指出,英國約有93萬人在應用APP「Character.AI」上擁有「AI數位伴侶」,許多用戶與這些聊天機器人建立了「關係」。IPPR警告,這些AI伴侶雖然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但也存在上癮風險和潛在的長期心理影響,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影響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