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如果沒放走「這個人」DeepSeek不會出現?專家揭美國2大失策敗給中國

2025-02-07 11:39

? 人氣

DeepSeek問世重創美國AI領導地位,哈佛教授點出1人直呼「錢學森回國」故事重演。(AP)

DeepSeek問世重創美國AI領導地位,哈佛教授點出1人直呼「錢學森回國」故事重演。(AP)

中國AI新星DeepSeek迅速崛起,引發全球關注,特別是它在短時間內已取得驚人的成就。日活數達到ChatGPT的23%,日均下載量更高達500萬。然而,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近日透露,DeepSeek本可誕生在美國,主因在於一位關鍵人才——潘梓正,未被美國成功留住,導致這名工程師選擇回國,並促成中國AI巨頭的崛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潘梓正本來在美國,為何選擇回中國?

輝達的全職邀約未能挽留他

據艾利森教授指出,潘梓正是DeepSeek多模態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負責開發R1模型並發揮重要作用。在回國前,他曾在美國AI領域的翹楚輝達實習4個月,並獲得全職工作邀約。

然而,最終他還是選擇歸國,加入了中國AI企業DeepSeek

矽谷未提供足夠發展機會

艾利森認為,潘梓正離開的原因是矽谷未能為他提供充分發揮能力的平台,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政府與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和更開放的環境,讓他能在中國大放異彩。

DeepSeek對美國AI主導地位有多大影響?

市值蒸發1兆美元

艾利森指出,因為這名AI人才未被成功留住,直接造成美國AI企業在全球市場上面臨巨大衝擊,美國AI相關公司市值因此蒸發1兆美元,全球AI競爭格局被徹底改變。

DeepSeek的模式顛覆市場

DeepSeek在短期內超越了許多美國領先的AI模式,尤其在多模態AI應用方面,展現出極高的技術水平,讓美國過去長期掌握的AI主導地位動搖。

錢學森的例子沒讓美國學到教訓?

錢學森與潘梓正的相似命運

艾利森將潘梓正的離開比喻為「錢學森回國」的故事重演,錢學森當年因政治因素被迫離開美國,回到中國後幫助中國發展航天與飛彈技術,成為國家英雄。

而現在,潘梓正的回國同樣促成了中國AI技術的飛速發展,讓美國痛失一位關鍵人才。

輝達高級研究科學家禹之鼎也表示,美國內部對中國研究人員日益增長的敵意情緒,使得許多中國人才選擇回國或尋求其他發展機會,這是一種自毀競爭力的行為。

美國如何避免再失去下一位「潘梓正」?

艾利森強調,美國必須正視這次失誤,並採取具體行動來吸引並留住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頂尖科技人才,他認為,必須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技術機會與開放環境,讓這些人才願意留在美國發展。

禹之鼎也呼籲,美國應避免在地緣政治議題上過度製造敵意,否則只會讓更多優秀的AI工程師選擇離開美國,最終讓中國或其他國家受益。

艾利森痛心疾首地表示,DeepSeek讓美國徹底重新認識到其在AI領域的脆弱性,美國若不迅速調整政策,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潘梓正」或「錢學森」選擇回國,最終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領導地位。

他警告,這是一個警鐘,美國不容再犯同樣的錯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育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