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轉換跑道追夢,之前的奮鬥全變一場空?博士「浪費」9年,找到最滿足的人生

2017-08-07 11:55

? 人氣

我常想,勵志書、名人故事之所以一直有賣點,其實是因為我們內心都有很多渴望(想變有錢、變厲害、變得與眾不同),但是我們同時又都很懶惰、沒有行動力,所以只能一直看著別人成功、看著別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心裡持續地羨慕著別人、厭惡著現況,自己卻一直停在原地不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要一直停在原地,羨慕別人的改變

看別人辭職了,覺得好羨慕;聽到別人去環遊世界,就說好想要;看別人去創業、寫小說、當廚師、做甜點,甚至是天天躺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反正只要是別人的生活有了改變,而你自己還困在原來的牢籠(通常是一份不喜歡的工作)裡,你就會說,「好好喔。」

你覺得別人敢改變,「好好喔」,為什麼不是你來讓別人覺得「好好喔」?你有什麼好怕的?

如果你現在「高不成、低不就」,你有什麼好損失的?頂多換個地方成就低落而已,說不定還有機會開心一點!

如果你現在「功成名就」,你就那麼沒自信,覺得自己換個地方,就沒辦法繼續飛黃騰達?如果是,那你現在的成就也很可能只是一時、一地而已。

當然,如果你現在很好,對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很滿意,那你大概也不會羨慕別人的一舉一動。

在想可惜的當下,人生就輸了

《大前研一決斷聖經》這本書裡,我覺得這位現年 74 歲的日本知名企管顧問,他在年輕時的轉職經歷,應該可以給一些不喜歡現況,卻又因為一些莫名的包袱而動彈不得的人,一些觀念上的參考、一些行動的燃料。

大前研一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博士,回日本後,進到大公司日立製作所當核子反應爐工程師。到了大概 28 歲的時候,他遞辭呈了!理由是他頓悟到之前設定的目標,根本錯得一塌糊塗,白白耗去了人生的 20 歲至30 歲的時間。

旁人說,「就這麼做下去,應該就能獲得不錯的地位或收入吧!」「好不容易在 MIT 拿到博士,這種時候辭職很可惜啊。」

大前卻是這樣對自己說的:「我才 28 歲,怎麼可能有什麼事情是可惜的呢?就算攻讀核能的 9 年都白費了,也絕對能夠重新來過。

注意!做了這個決定之後,要有決心,沒有「但是」。也就是說,絕對不能有「萬一怎麼樣,再回頭就好」的僥倖心理。大前說,「我的生活之道有一個特徵,⋯⋯一路走來總是按下全數刪除鍵。在想可惜的當下,人生就輸了。」

拚命用功苦讀,就這麼單純

離開了大公司、脫離了看似順遂的道路,大前研一因為人力仲介的推薦,誤打誤撞地去敲了下一道門: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而「大門的背後,是我完全沒有經驗的商務世界。」

因為沒有相關經驗,所以他其實是驚險錄取;雖然是博士,但是跨入了一個全新領域,他還曾經被罵成「公乳牛的乳房」(不像母乳牛可以分泌牛奶)。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經理人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