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洗澡要靠別人,是否活得沒尊嚴?安寧病房醫師一句話讓人明白「社會」價值

2017-02-21 07:20

? 人氣

當你正仰賴他人照料—不論是更衣、進食、沐浴或如廁—請對自己抱持憐憫之情。不要擔心有損尊嚴。你的尊嚴完整無缺。人有與生俱來的尊嚴,然而認為疾病或殘疾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尊嚴損失,是無窮且無謂痛苦的根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看見人們只是因為生病或需要他人協助就感到羞愧不已,實在令人心痛。我在父親身上目睹了這種文化的陷阱。如果我們認為健康與獨立是絕對的美德,疾病與生理依賴就會被視為個人的失敗、甚至是罪行。

一九八○年,我父親因為胰腺癌接受放射線治療,我開車送他回家。他坐在休旅車前排的副駕駛座,我順著澤西海岸風景優美的路線前行,駛向我成長時居住的老家。遇到某個紅綠燈時,我轉頭看他,視線停駐片刻。罹癌前,父親是個體格魁梧的人。烘焙是他唯一的嗜好,吃東西則是他最主要的熱情來源。如今,他的食慾與活力都消失了。他已經失去對生命的熱情,看起來就像被放了氣,體內空氣都被排空。他臉上的骨頭突出—瘦骨嶙峋。

我們知道這些療程無法治癒他,現在只希望能幫他多爭取一點時間。我知道時間寶貴,只期盼能享受我們共度的每一分鐘。我母親並未期望我們會在一個小時內回到家,所以我詢問父親,是否想在一位他好友所開的午餐店喝杯咖啡或吃份熱狗。

父親說:「不,我不想。」當我堅持那個提議,他說:「我看起來不好。我看起來病了,我認為我聞起來也像病人一樣糟。」我一邊駕駛,一邊避免父親看見我的眼淚,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父親僅是因為生病,就感覺到不應該感受的尷尬!

美國人特別強調獨立與自足的重要性—這兩者可以說是美德。然而,有些時候依賴他人完全是正當的行為。當你生病時,了解自己需要他人的幫助,這個認知很重要。不這麼做,反而不健康—不論是生理或情緒上。

我曾經見過拒絕這麼做的人:成功企業家拒絕承認他的心臟狀況不好迫使他放慢了速度;體弱健忘的八十五歲老婦人拒絕放棄駕駛車輛。某些時候,堅持使事情變得極不自然。

有些自我成長書籍,將相互依賴列入病理診斷。的確,有些不健康的關係存在,加強人們的上癮程度與不良行為模式,然而這與我們在這裡討論的事情無關。人類相互依賴是自然、正常且必要的事。有益健康的相互依賴,是配偶、父母、子女與密友間親愛關係的一部分。

(翻攝自youtube)
適度的依賴才是健康的。(翻攝自youtube)

生活在社群中應負的責任

人類天生就是社會性動物。很自然地,人與他人一起生活在社群中—不僅生活在周遭。生活在社群中,意謂承認我們天生相互依賴,並接受某種程度的相互責任。這個事實的最具體範例,就是政府承諾透過社會安全福利計畫照料市民。但是分擔責任的原則,在政治團體、市民社區、工作場所、社交俱樂部與會館中,有各種不同的期望與行為規範。一個良好的社群,意謂在面對壓力與需求時,成員承諾會彼此關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