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小朋友,都吃什麼口香糖?回顧台灣口香糖發展史,好多牌子回不去啦

2017-01-20 08:00

? 人氣

還記得甜死人不償命、可以吹出超大泡泡的「飛壘口香糖」嗎?從1954年到現在,台灣口香糖一代換一代,伴隨我們長大,平常不太會想起它,想到時才會驚覺,啊,這牌子現在居然沒賣了!台灣的口香糖真的很棒,一起回顧那段美好的童年吧!

您對口香糖最早的印象是什麼?好吃、好玩的粒狀口香糖,從1969年開始,乖乖創新包入內餡,而到1974年箭牌「片狀」口香糖進入台灣,我們開始對口香糖的形狀有了新的想像。1980年飛壘口香糖則由其獨特的柔軟質地,開發出邊嚼邊吹大泡泡的風潮,1996年波爾口香糖則將晶球埋入口香糖,一度打入了領導品牌,2000年沁涼功能的Extra益齒達與Airwaves等進入台灣,綜合箭牌至今市佔率高達9成,口香糖從清新口氣開始多了一項「提神醒腦」的功能,直到2005年,樂天製菓帶入木糖醇口香糖,開啟口香糖益牙的保健功能趨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6年級生充滿回憶的「小泰山吹波糖」,以及1954年出產的「白雪公主泡泡糖」,五毛錢一個,裝在黃色硬紙殼裡,1980年代因為製造過程有爆炸風險而停產了,但它復古風的經典畫卡,仍能說是台灣「集點」活動始祖。

1969年英倫(ENGLUNG)的「心心」口香糖活躍市場,邊舞邊唱著「我的愛,我的愛,英倫心心口香糖」,畫面中才16歲的甄妮,因這支廣告而走紅演藝圈,爾後英倫更採行了多品牌策略,先後再推出啾啾、約約、樂可等7到8種品牌,1981年推出的「琴」香水口香糖更是大放異彩。

1947年成立的乖乖股份有限公司也搭上風潮,1969年不僅推出「乖乖」系列產品,具有內餡的新興商品「007口香糖」系列也橫空上市,一腳闖入口香糖市場。

美商華納蘭茂的芝蘭(Chiclets)口香糖在當時,開始以彩色糖衣包裹的「長方枕頭形」造型廣為人知。

photo-04043.jpg
 

「夢夢」口香糖是成立於1969年統一製菓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支口香糖商品,1980年「飛壘口香糖」以新奇歡樂的形象,很快的將飛壘口香糖推廣至台灣的大街小巷,柔軟的質地可以嚼一嚼吹出超大泡泡,甚至興起台灣一陣吹泡泡糖比賽的風潮。

1891年美國箭牌糖類有限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於1914年推出雙倍薄荷口香糖(DOUBLEMINT),後續黃箭、白箭、青箭等都在1974年進入台灣,「青箭口香糖,使您口氣清新自然」的主打訴求,自始至終未曾更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