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樂當單身貴族,老了之後一個人該怎麼過?她:不論有沒有結婚,做好這件事就不會孤單

2019-11-24 08:30

? 人氣

劉黎兒提醒,不論有沒有結婚,身邊都該有幾個能互相照應的朋友(圖/Unsplash)

劉黎兒提醒,不論有沒有結婚,身邊都該有幾個能互相照應的朋友(圖/Unsplash)

許多獨居一人最怕眼下活得自由自在、快樂無比,但老後一個人且變得孱弱,尤其孤獨死報導充斥,更讓人心驚膽戰。孤獨死本身沒什麼好怕,不論已婚未婚,最終人都是一個人,即使有伴侶,到頭來還是一個人。不過同樣一個人,有的過得很享受,有的人卻過得很孤單,這之間的差別在哪裡?最重要的就是交友活動的「友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經到過台灣的文豪島崎藤村說:「老後要有三、四個朋友!」這是很真確的話,無需交遊滿天下,年紀越大反而越要斷捨離一下虛禮人情,否則太多紅白包負擔會拖垮經濟,只需要三、四人,十人以內就好,可以小小的呼朋引伴,即使有人聚會、出遊時突然不適或有事缺席,至少還有兩、三人。老後就跟搭上東方快車一樣,即使發生凶殺案,還是得繼續奔馳下去,這是另一種人生的開始,不是遺憾,也不必愧疚。

一個人生活是至高無上的自由,門鎖一卡上,誰也管不著裡面什麼模樣,洗完澡,一條毛巾就夠了,先喝杯啤酒或冰水再說,沒有比這更寫意的了。這樣獨居了五十幾年的隆子,沒有結過婚,從來沒有任何悔意,不過最近覺得生活圈裡還是要有能託付居家鑰匙的朋友才好,因為曾經有次發燒到四十度,爬不起來,想去附近便利商店買瓶運動飲料都沒辦法,但為這樣的事又難以叫遠方的親友前來。

因此,「友活」不僅僅是交友而已,最好大家互相搬到附近居住,甚至也有許多獨居的好友花了幾年工夫,一起住到同幢公寓裡,或一起分享同個院落裡不同房間,這樣一來,一方面減少日常生活的一些負擔,又可各自過自在的獨居生活。日文說的「湯菜不會冷掉的距離」,最適合老後的彼此呼應。

友活可以從同樣嗜好、興趣的地方開始,最好是同一社區,出入同一寵物café,或陶藝教室、攝影教室、料理教室等,或是常常在家附近散步,好好打聲招呼,這樣有點小事就能互相拜託,就像有些小店偶爾掛出「外出中,客人有事請聯絡○○○」,有誰好久不見,多少會問候狀況,但互相尊重對方的獨居,不搞到貼身擾人程度。

在日本,許多獨居者首先會加入社區活動,如義賣會、傳統祭典、社區菜園等,透過活動就能結識附近值得交往的人;或去區公所搜尋社區的學習資源,像免費的英語、氣功、瑜伽、書法、園藝等教室,算是一石二鳥,既可學習新事物,又可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此外,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但朋友的朋友一定是朋友,因為物以類聚,有時朋友的朋友更適合當自己的朋友。不過第一次一定要好好打招呼,邀介紹認識的朋友一起來,才不至於發生「橫刀奪愛」的誤會,而即使自己的朋友跟另外一位朋友變得要好,也要有度量地表示:「真好,你們兩人都愛騎單車,又住得近,要好好互相關照呦!」

當然,也可以透過網路世界如SNS來友活,例如各自準備小菜紅酒,以視訊開女子會、男子會,不過總不如面對面來得過癮,且比較容易產生連帶感。其次,不論虛擬或現實友活,時間最好固定,養成一種固定問候、傾訴的習慣,也是老後重要的網絡。

友活的最大要訣是嘴巴甜一點,才不會討人厭,年輕時批判性強的烏鴉嘴沒關係,有了人生閱歷,就要討人喜歡才好,打招呼時不妨無傷大雅的多一句:「你的山茶花今年開得很茂密、很美!」「你的貓咪好像還在長大呢!很有元氣!跟你一樣!」等等,互相鼓勵一番。

常常遇見一些看起來不錯的人,記住他們的名字或對方寵物的名字很重要,像我雖然不擅長記臉、記名字,就不斷努力,拿到名片或聽說名字後,當天說話時便不斷提到對方名字,自然記住了。說話不要老用「你」「他」之類的代名詞,也是防止老化的重要手段。

友活還包括維持朋友關係到最後,要訣是不要過度忠告對方,即使對對方人生或健康等有重大影響的事,也要委婉說明。不是朋友就非得聽你說話才行,太強勢的人反而會推開所有人;另外,不要道聽塗說,以散播八卦紓解自己的鬱悶,否則就可能失去一人老後最需要的朋友!

(圖/大塊文化)
(圖/大塊文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最高!極品1人樣》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