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密支那戰役與美國75遊騎兵團的前世今生

2019-11-24 07:00

? 人氣

1943年,為爭奪密支那與掩護修築的中印公路,爆發密支那戰役,死傷嚴重。圖為當時參與密支那戰役的大批C-47運輸機。(作者提供)

1943年,為爭奪密支那與掩護修築的中印公路,爆發密支那戰役,死傷嚴重。圖為當時參與密支那戰役的大批C-47運輸機。(作者提供)

在第二次大戰當中,盟軍曾多次使用CG-4A滑翔機參戰,首役是1943年7月的西西里島戰役、密支那戰役為盟軍第二次使用CG-4A參戰、而CG-4A參加最大的戰役則是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登陸戰(代號:「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

另參加密支那戰役的盟軍部隊分別是——新38師、新22師(以上均為新1軍)、新30師、第50師、第14師以及美國的麥瑞爾突擊隊,總兵力約3萬餘人。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1.png(作者提供)
Waco CG-4A 滑翔運輸機是由運輸機(主要是C-47)拖拽起飛,到達目的地之後再與運輸機脫鉤後自行降落,它可以及時將作戰人員(可以運送13名全副武裝的官士兵)、武器裝備及戰略物資運送到指定地點。其機身大部份為木製結構,外以布料包裝,製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作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不用考慮回收問題。而且它著陸所需的滑行跑距離非常短,只需要略微平坦點的地面(田地、道路……)就能完成降落動作,在戰場是相當簡易好用的運輸工具。不過最大的缺點是--運輸機在拖掛上CG-4A之後其飛行時速就不能超過於200公里,因此選擇出發的時間和空降地點是相當重要的,不然這些飛機將很容易的成為敵方空軍和防空高射砲的空中活靶。CG-4A在1942年試航成功後立即量產,總計第二次界大戰共生產13,903架。(作者提供,取自維基百科)

為支援盟軍反攻緬甸,美軍組建敵後長程滲透突擊隊——「麥瑞爾突擊隊或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

1942年(民國31年)5月,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兵敗緬甸後,盟軍退至印度,與日軍展開了一年多的相持階段。1943年(民國32年)8月17日至8月24日,美國羅斯福總統和英國邱吉爾首相在加拿大魁北克市(Quebec City)所招開的「魁北克會議(Quebec Conferences,會議代號為:「四分儀」)」中做出反攻緬甸之戰略決定——「首都計畫」,之後美英中(國民政府代表為宋子文)三國以「首都計畫」定出於1943年春發動代號「人猿泰山」又稱「安納吉姆(Anakim)」的作戰計畫——進攻緬甸。根據這個計劃:中國駐印軍(Chinese Army in India,CAI)——X部隊(X Force)自印緬邊境小鎮雷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中國遠征軍(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s,CEF)——Y部隊(Y Force)則由雲南出兵翻越野人山,兩軍分頭夾擊緬北,英軍部隊則擔任助攻,其戰略之初期目標為——先收復緬北,打通中印公路(中國昆明——印度雷多),同時擴大並加強中印之空運運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掩護與協助盟軍反攻緬甸,在「魁北克會議」上英美兩國也決定編成的幾支敵後突擊部隊,根據這一代號爲「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計劃,美國戰爭部(War Department)於1943年(民國32年)9月特別向各地區司令部發出動員令,徵求有叢林作戰經驗的老兵,能自願來加入這支暫時被命名為5307的臨時綜合作戰單位,戰爭部提供的獎勵是收復緬甸後可提前退伍。命令發出去之後,1943年(民國31年)10月各地的志願官兵陸續來到印度報到。統計顯示這支部隊組成主要來自以下各單位:

(1)加勒比海防衛司令部:960人(均受過嚴格的叢林作戰訓練)。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