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專欄】起床後總是迷迷糊糊的,如何讓自己快速清醒?

2016-06-28 11:09

? 人氣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每個上班族都知道,在上班的日子裡,大家都希望早上起床時,能以自己最好的狀態擁抱這嶄新的一天;尤其是希望能有飽滿的精神和熱情,不是沉重的兩側眼皮和無止盡的哈欠。每個人在房間一定各自擁有上班起床號的小工具,但你有沒有發現,常常鬧鐘醒了、人還沒醒;有時人似乎是醒了,把鬧鐘關掉,沒幾秒又躺回被窩。於是常常有人永遠趕著最後一分鐘準時抵達公司,甚至是睡過頭了,才懺悔得靜靜走入辦公室,還以為主管不知道呢!其實這個上班族起床的場景,從大家踏入社會那時開始,就一成不變,這就是上班族的生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今天開始,就寫寫我自己觀察到的上班族生活。我從早上起床開始說起吧!起床,看似一件小事,或是一個老習慣而已,其實背後有著不同的真實科學故事,且也不簡單,是個大家津津樂道的主題了!

上班族為了工作夢想而努力,每天聽到的第一個聲音,絕不是鳥叫蟲鳴,而是那熟悉的鬧鈴聲,千萬個不願意也得起床,鬧鐘提醒我們: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喔!然而,鬧鐘終歸只是個輔助工具,而且是一種強制執行任務的工具,決定了各位上班族早上起床時間,並非代表各位上班族睡飽的好狀態,而這些要從了解上班族身體本身的健康習慣説起:

起床背後的科學

了解自己的身體,要從早上起床說起!人從睡眠要調整到覺醒的狀態,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渡過程,這在科學界被稱為「睡眠慣性」。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在醒來的過程中,就像各位操作電腦休眠狀態一樣,有個固定啟動的時間。例如我們正在參與賽跑,當我們自己是處於安靜休息時, 這時教練立即叫我們馬上去跑 100 米短跑比賽,這時我們的成果一定不如那些賽前有熱身的人,為什麼呢?因為身體要稍微調整一下情緒,才能進入最佳備戰狀態,之後才可以跑得快。

各位上班族想想,有沒有過那種剛起床後「迷迷糊糊」的感覺?事實上,在你起床清醒那一刻,調整到真的有思考覺醒狀態之前,都可能還在睡眠未覺醒的狀態。其實上,我們大腦裡負責基礎生理功能的腦幹部分,在我們早上起床那一刻,幾乎就能瞬間醒過來;但是負責各位上班族,一天工作上的決策和控制肢體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卻需要慢慢被喚醒。很多上班族有過清早出門,把衣服穿反的經歷吧?那就是因為各位在剛睡醒的前幾分鐘,我們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決策能力、注意力等都比平常要弱很多,就連對簡單事物的判斷力也會下降,所以就容易作出小錯誤。

科學家早就注意到上班族們的這個特點,所以做了一個實驗:研究團隊找了一些上班族,並對他們進行了連續三天的監測。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受測者認為自己在醒來 40 分鐘之後,覺得自己很清醒,但通過認知能力評估發現,其實他們的「理智」還沒覺醒過來,大概需要 2 至 4 小時才能完全恢復。而上班族一大早洗澡、開燈等方式,只能讓你感覺自己身體已經清醒了,但實際上大腦前額葉皮層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著甦醒運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