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救地球,推廣純電動車是解方嗎?綠能專家給解答:仍有5大挑戰要克服

2022-03-15 00:00
想用電動車減碳救地球?專家表示純電動車的推廣仍有許多的挑戰。(美聯社)
想用電動車減碳救地球?專家表示純電動車的推廣仍有許多的挑戰。(美聯社)

去年我們成功預言臺灣將宣布碳中和目標,有人問綠學院說我們怎麼這麼厲害,其實只要你在業內一段時間,當你看到世界各國紛紛演出「我敢發誓」的同時,要精準預測臺灣走向就一點都不難!

發誓很簡單,達成很挑戰。為了要成功攻頂,我們需要一張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

就如同開車需要Google導航一樣,為了成功攻頂淨零排放,我們需要一張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要如何判斷這張路徑圖應該怎麼選、選什麼可以更有效率地攻頂,我們以後有時間再與你分享,今天我們先直接說結論。我們來看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公布的2050全球淨零排放路徑圖,他們將碳排放分成建築、運輸、工業、能源與其他五大部門,分別每隔五年標註關鍵政策作為,與相應的碳排放降低路徑。

並不是誰的碳排放量高,就挑誰來減碳,這裡面有牽涉難易度的問題。我們上一篇就看到能源部門的減碳困難度,有時候還真不是你自己說了算!

從中柿子挑軟的吃,我們發現可以從運輸下手。全球碳排放量有四分之一來自交通運輸包含海、陸、空運,而其中七成來自陸上交通,也就是我們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

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的第一步:交通運輸

最近幾年IEA每年都發布全球電動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對於電動車的發展與需要面對的挑戰做了全面的評估。在2020與2021的報告書中,我們觀察到幾個關鍵趨勢:

1.全球使用電動車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汽油車退場僅是時間問題。

2.電動車包含純電動車(BEV)、油電混合車(H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在不同生產與使用的社會條件下,各有其優勢與劣勢。

3.歐盟、美國等國政府務實決策,對純電動車、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提供政策補貼。

2020年底全球已經約有一千萬電動車在路上跑,光2020一年就售出三百萬輛,最大的市場是歐盟與中國大陸。各國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整體而言在下降,因為電動車對消費者來說,已經是方便入手的選項了。2020年歐盟純電動車掛牌數量是前一年的兩倍,而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掛牌數量是前一年的三倍,非常受到消費者歡迎。

全局思維,務實決策,實現EV100助攻淨零排放

在《罵電動車不環保?那得看你餵他吃什麼電!》中我們介紹生命週期評估,因為使用車輛的情境、所在地、相關政策法規的不同,評估電動車本身的排碳量或環境衝擊其實相當複雜。圖一是2016年環保署發布的車輛生命週期評估報告中的試算結果,考慮臺灣的電力排碳係數,也就是每度電高於500公克CO2-e因素,汽油車的生命週期碳排放約為每公里341公克CO2-e,而純電動車、油電混合車、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排放量則分別為每公里202、196、209公克CO2-e,三者基本上不分軒輊。 (相關報導: 以為無人汙染的歐洲淨土,一驗竟全是塑膠微粒!學界揪出「汙染來源」,真相令人震驚… 更多文章

(圖/綠學院提供)
(圖一)臺灣各類小客車之車輛完整生命週期的耗能及碳排放(GHGs)之比較。(圖/綠學院提供)

接著,圖二比較了臺灣去年(2021)銷售量最高的五種純電動車與五種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燃料生命週期。一個有趣的觀察: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有二種使用情境,情境一是「用電加用油」,情境二則是「只用電不用油」,因為在六十多公里以內的短程交通下,可以完全不加油,使用電池的電力即可。若以情境一來看,臺灣的電力排碳係數為502 g CO2-e/度,而汽油的排碳係數則為3,093 g CO2-e/公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和純電動車的碳排放量整體差異不大,甚至有些碳排放還比純電動車還少。

(圖/綠學院提供)
(圖二)臺灣2021年銷售量前五名的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燃料生命週期排碳量比較。(圖/綠學院提供)
繼續觀看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知名甜點店冷氣室外機掛樓上住戶窗外!他發文求救網友全讚翻,店家發文回應了
挺延長兵役役期!徐國勇霸氣發言:國家可以永續,一年又算什麼?
網路媒體充斥血腥圖像、錯假訊息,家長如何跟孩子解釋烏克蘭戰爭?
爆肝工作年薪百萬,撐個幾年就能財富自由?真相:忍到這一年,多數人會先病倒
蔣萬安變「小混混」就無敵?沈富雄:加點「野氣」北市三腳督局面改觀
全球最低稅負制烽巽資本:首重資金來源查核與稅務配置
高雄銀法說 稅後淨利9.1億元創新高成長近2成
「開箱」新制教召宿營地 野戰沐浴機、多種口味加熱餐曝光
哪一款家電花錢買最有感?過來人大推1樣生活電器,用過以後回不去
保衛升格直轄市125萬人門檻!新設籍彰化可領3000、符合1條件加碼贈1萬
趙天麟超越派系錄音推薦其勝選 余宗熹:停止初選亂鬥
台東搜救隊國家認證 全台首支國家級中型搜救隊伍
亞昕集團2022年 台日跨國鉅「座」 「昕銀座」動土典禮盛大開工
台灣「垃圾車文化」名揚國際!登上義大利益智節目,參賽者傻眼扁嘴
蘇貞昌拒承諾不停電又嗆蔣萬安 朱立倫酸:欠電的電火球真沒效
農地違章工廠納管登記19日截止 林縣長提醒業者把握最後機會
鼓勵移居彰化 設籍賀禮3000元兌換券、結婚新人贈筷樂鏟子
每月多領1萬補助!教育部「青年就業儲蓄方案」符合資格最多可拿36萬元,只剩2天可以報名
中市南屯親子館老舊進行耐震補強 多點服務不中斷
形塑都市水路新風格 柳川接續啟動三民西路至忠明南路段
新增2例本土確診!戴口罩已無法攔住Omicron,醫師提醒「台灣不能變成下個香港」
竟然比中美關係還要糟糕!軍事、政治、科學爭議不斷,中澳關係跌至新低點
中捷抽出3位iPhone 13得主 下週加碼再送1支
興中街火災罹難者聯合公祭 盧市長到場弔唁
中一中教師「課堂爆走」掀網戰!許常德嘆:師吐3句話「已失去立場」
桃園數日爆3起重大火警!家樂福楊梅倉儲大火 鄭文燦說話了
深圳封城不只PCB遭殃、連鴻海龍華廠產線全面停工三天 供應鏈:史無前例!
為挺民主,寧願被中國封殺!從年賺1億到事業歸零,杜汶澤來台灣找到第二人生
深圳今起封城,鴻海也遭殃!台廠這些產業淪重災區,數十家停工業者名單一次看
俄軍攻勢不順、裝備吃緊?美方情資:莫斯科不僅跟北京討人民幣,還要求軍火支援!
幻象2000台東墜海!總統府證實「飛官獲救」:人員平安、意識清楚
別再硬拗是好姊妹!專家曝男人有「4種行為」就是精神外遇:這類人最愛拈花惹草
全台物價上漲還沒結束?龔明鑫:俄烏戰爭最糟恐致台灣通膨率上看2.5%
多走路可防慢性病、降低死亡率!權威研究揭「每日最佳走路步數」,比跑步更容易達成
最硬教召「裝備賠償價目」曝光!遺失最貴賠近4萬 臉盆價讓網看傻
不甩關羽、張飛反對,為何劉備執意要諸葛亮當軍師?不只是對方聰明,背後還有1關鍵原因
印度神童最新預言再度示警!倒數2天關鍵日即將到來,重大危機全世界都躲不過
台股漲近百點又翻黑!本益比接近2年前股災低點,法人高喊「布局正是時候!」
大樓禁養寵物合理嗎?違反社區公約,管委會其實不能開罰!這些法律眉角你得知道
美國名紀錄片導演慘遭俄軍槍殺!拍攝烏克蘭平民逃難過程中彈,官方證實死訊回應了
國民黨杯葛總質詢?蘇貞昌:以禮相待一定加倍奉還,反過來也一樣!
台塑總裁王文淵突辭工總理事長 因303大停電新聞稿發布引爭議
向同事交辦工作,最怕對方回答「這2字」!過來人曝慘痛經驗:肯定搞砸變悲劇
風靡全球「芬蘭箱」!mamaway媽媽餵免費送給準媽媽
為穩定物價!經濟部宣布:桶裝瓦斯凍漲至4月底
2022迴轉壽司推薦》全台最夯的7家名店一次看!網友票選出2大霸主:高CP值、價格超親民
華爾街日報》台灣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嗎?美中台三角關係解讀
全台高溫飆破30度!氣象局曝未來一週日夜溫差大,這天起開始變天有雨
金孫不討喜?學者爆2024總統「美國最愛人選」:無懈可擊又獨不起來
幕後》蔡英文親自探詢也不賣面子!林佳龍堅決不選新北 竟是糾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