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容易快樂的五個生活態度

2016-03-23 12:33

? 人氣

目前整個台灣社會充滿了抱怨與不平的心情,很多人在過去幾年中持續抱持著非常負面的情緒走到現在。 雖然很多人總覺得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政府施政不良、社會環境不公平,導致了整體幸福感的降低。 只是,我覺得一味把幸福寄託在政府與他人身上,似乎也太過被動了。 我們自己還是有些事情可以做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物質以及薪水對於幸福感的提升確實有幫助,可是另一個能讓我們在任何處境都能堅持下去的關鍵,反而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我自己有五個原則,覺得對於建構一個平衡的人生觀有些許助益,在此分享出來給大家。 或許也能讓一些總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的朋友能嘗試找到生活的重心,並以一個更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

1.每一人生決定,盡量以提高未來自由度為原則

快樂的關鍵在於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所以對我而言,任何人生決定,該考慮的唯一要素就在於:【這決定能讓自己未來擁有更多選擇,還是更少選擇】。(這概念之前好幾篇文章其實也提過了,如:與計程車司機的閒聊:沒有老闆的工作就是自由嗎?)舉例而言,你薪水不高,若勉強自己去買棟房子,雖然有個自己的家,但也意味著你將失去隨意轉換跑道的可能。

或是某個工作薪水雖然略高3000,可是長期而言自己的專業將很難持續進步,公司組織又很難讓外人打入核心,那我就不會選擇。 畢竟眼前的短利,永遠不能犧牲掉長期的自由度! 這不管在我選職涯、做投資、跟人往來,都是用同樣的原則思考:任何選擇都要能拓展將來自身的自由度,而非因為任何理由縮限自己的自由度。

2.盡量讓自己能不依賴別人

依賴別人就得看別人臉色,別人心情好幫你多一點,別人心情不好可能就得低聲下氣才能得到他的幫忙。所以如果能盡量減少對他人的依賴,那就愈來愈不需要看人臉色。

當然,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甚麼都自己來,這社會分工又這麼細,什麼都自己學肯定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折衷的方式,就是當你需要依賴別人的時候,預設就該以【交換為前提】。這意思是說:盡量減少靠人情的依賴,而是以合作或雇用的方式進行。

我其實也是這幾年開始的體會,以交換為前提的人際關係,才是能走得長久的,也彼此最不會失望的關係。(交換未必是錢,但最少你也得付出一些對方覺得有價值的東西)

而且這還有幾個額外好處。一旦你預設找別人幫忙時會打算花錢,你就會直接找那個領域的專業,而不是只是找個稍微懂的朋友來。而當這是一個商業往來的依賴,你就能做「合理的要求」。不會心裏覺得:對方只是來幫我一下,多要求好像很失禮;到最後僅得到一個不完整,又欠了人情的東西。而且當你預設合作都是商業性質的往來,你也會督促自己要想些能讓別人也受益的代價(實在想不出就付錢最簡單),也會逼著自己得不斷成長以便提升對他人的價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