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蔡英文的價值觀

2018-12-20 06:40

? 人氣

「沈青松教授提醒小英與民進黨:當我們在說現在的中國不民主,『到底你民主之後要往哪裡走?」這才是更要緊的方向問題。」(資料照,顏麟宇攝)

「沈青松教授提醒小英與民進黨:當我們在說現在的中國不民主,『到底你民主之後要往哪裡走?」這才是更要緊的方向問題。」(資料照,顏麟宇攝)

1124敗選後第四天小英在臉書上寫了〈給黨員的一封信〉(可以說是「罪己詔」),這是小英慣有的模式:遇到重大挫敗會先有神隱接著再來在臉書上向大家吐露自己的心聲。在這封信內她流露出自己這種思維與作風:「當我為了降低社會衝突,刻意在價值分歧的議題上,選擇沉默或模糊時,人民不會因為我的沉默而停止分裂。我雖然做出決策,但沒有站在第一線領導,這導致了社會更分裂。」原來她的經常神隱或模糊的原因是她刻意的,她認為這樣做是能夠「降低社會衝突」,她想讓價值分歧的議題,能夠「因她的沉默而停止分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看到這段話,才驚覺:原來這兩年多來,小英都是用這樣的模式來治國,特別是在重大而又有爭議的議題上,她常選擇了「沉默」。結果就是讓民進黨從政黨員拚命「揣摩上意」,進而「擅作主張」「膽大妄為」,……這些連環效應讓小英的施政與改革加速度進行,在立法院的「多數優勢」中,黨籍立委全盤服膺、甲級動員、全力配合演出,陶醉在「轉型正義」的快感之中,多數黨籍立委可能連立法的內容與未來的影響都還沒有深究,就完全配合黨意,誰叫民進黨從2016年起完全執政呢?

在韓非的法家哲學主要結構就是「法、術、勢」。兩年多來經常神隱的小英,在立法院有多數優勢下,「轉型正義」、「勞基法修正案」⋯⋯等各項法案無一不是強渡關山,打得國民黨是毫無招架餘地,這些法案讓她推動「改革」得到更大的授權,黨產會、促轉會等獨立機關因「法」而生,成了直接「監督(壓迫)」國民黨的執行機關;然而,就是年金改革引起如影隨行的抗議人潮,讓她心頭驚驚,於是動用警察權,還有築起更高更多的圍牆,當然她的座車更是高檔的防彈車,讓自己的總統之「勢」愈來愈「雲裡霧裡」,當然離開人民是愈來愈遠;至於小英的用人與御下之「術」,從陳金德一直到吳音寧、蔡碧仲、張天欽……等等,他/她們都是「有權無責」,出了事,「轉進」之後,沒事繼續擔任要職,至於所有要對全民交代的責任或事情時,文青式的發言或FB上的感言就會向全民發表,就像這「罪己詔」一樣,什麼錯都由她一人扛起,最後是誰也不需要負責!1021普悠瑪高速出軌慘案,迄今有誰來擔起責任?同樣1124敗選重責,民進黨有誰扛下來呢?

20181021-台鐵普悠瑪翻車事故,宜蘭蘇澳新馬車站。(顏麟宇攝)
「什麼錯都由她一人扛起,最後是誰也不需要負責!1021普悠瑪高速出軌慘案,迄今有誰來擔起責任?同樣1124敗選重責,民進黨有誰扛下來呢?」圖為宜蘭蘇澳新馬車站台鐵普悠瑪翻車事故。(資料照,顏麟宇攝)

小英的施政列車除了快速「推動改革」之外,更強調自己是最會溝通政府,在〈給黨員的一封信〉中小英提到,「改革沒有錯,但我們在這次選舉當中,用很大的力氣告訴人民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我們改革的決心。」小英自認為,「我或許可以告訴人民,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是過去改革的過程中,累積下來人民對執政者的不滿,確實在這一次衝擊了我們選舉的表現。」從上台之後就強調最會溝通,可是為何在改革中,民眾卻是不滿再加不滿……,累積起來不就是這次的大「韓流」嗎?所有民進黨的施政溝通為何都「失效」?這次大選還花了很大力氣來告訴人民「改革的重要性」與「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做的都是種種的正確、對的事,為何人民不能理解,反而心生怨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