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的中國「老賴」激增:一個「失信被執行人」的故事

2024-09-16 10:09

? 人氣

北京街頭一景。混亂的人生。(美聯社)

北京街頭一景。混亂的人生。(美聯社)

2023年1月,曾在上海市區經營四家中型餐廳的王女士上了失信被執行名單,隨後關掉了自己手裡的兩家公司。在接下來的近兩年時間裡,她經常同時打三份工,穿梭於長三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年下半年,王女士投入手裡全部資金,和幾位合伙人一起陸續在黃埔和普陀區年末開起了四家日料和火鍋店。當時生意極為火爆,每月「賬上流水有了兩百多萬,我一邊還貸款一邊籌措新項目,美好的未來在等我」。

2020年春起,中國全境內逐步推開越來越嚴格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從華中地區開始,「封城」不再是一個陌生名詞。市民長時間無法外出,堂食成為奢望,跨省市出行異常難辦。

一名男子看著中國股市行情的資料照片。
疫情三年,中國失信被執行人數量飆升。

漫長的動態清零疫情管控政策對實體經濟帶來沉重打擊,餐飲業首當其中。這個行業上下游結合極為緊密,抗風險能力極差,王女士的四家餐廳又大量依賴生鮮產品。

王女士這樣形容當時的焦頭爛額:「我不知道該訂多少貨,因為我不知道24小時、甚至5小時後的風控措施是什麼。如果突然放開一陣子,我的貨也供應不足,2022年初,上海封城只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月零入賬,但一個店就有幾十萬虧空,我壓根撐不下去。」

除了王女士手裡的幾家門店,在與王女士有生意往來的這條供應鏈上,上游生鮮供貨商、物流、下游的文創周邊等在兩個月內全部瀕臨崩潰。半年內,與王女士保持上下游商務往來的數十位商人都成為了失信人,面向全社會公開的「黑名單」上,他們的大名和基礎個人信息赫然在目。

為了盡快還款,王女士依賴多年經商的人脈開始穿梭於長三角,零碎接一些散活。最缺錢的時候,她熱烈響應政府「地攤經濟」的號召,早上八點去人民廣場擺攤,下午五點去新天地擺攤,晚上七點去嘉裡中心擺攤,十一點回到家還要和新合作的工作坊籌措活動。即便如此,「我掙不到錢,我能感覺到我的客戶也沒錢,他們都沒有讓我多賺幾塊的能力,大家都沒錢,我已經不知道錢可以從哪裡來了」。

由於破產後面臨高消費限制,王女士不能乘坐高鐵和飛機,於是她要求對方乘坐飛機來上海和她洽談,但「10個單子裡有7個會因此無法長久且告吹」。

她曾收到大陸最大三房票務平台攜程發來的簡訊,表示他們可以幫她買到高鐵票。攜程如何騙過購票系統,王女士不得而知。但自從黑名單生效,王女士的生活大為受限,僅偶爾乘朋友的順風車前往周邊市區。

乘高鐵從上海市前往王女士位於昆山的住宅的高鐵費用是26元人民幣,耗時17分鐘。但由於高限,她大部分時間只能選擇出租車往返,耗時1小時,價格在150元到200元不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