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只是偶發意外?郭岱君曝日軍最初想定:前線殺紅眼掉入蔣介石布局

2022-07-03 09:20

? 人氣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2日下午,應長風基金會之邀,以「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為題發表演講。(長風基金會提供)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2日下午,應長風基金會之邀,以「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為題發表演講。(長風基金會提供)

抗戰85周年前夕,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在一場抗戰史演講表示,八年抗日戰爭是近代史重要的轉捩點,不僅改變中、日兩個民族的命運,也重組世界政治版圖。她表示,日本在侵華過程中贏得不少的戰役,何以最後一步步落入中國的「戰略泥淖」?國民黨又為何「贏了抗戰、輸了江山」,是這段歷史重要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郭岱君整合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美國等跨國研究團隊成果,近日出版《重探抗戰史》卷二,揭露八年抗戰過去不為人知的內幕,第3卷正在排版中,預計近期問世。2日下午她也應長風基金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之邀,以「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為題發表演講。

現場聽眾包含前總統馬英九、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台大校長管中閔等許多企業界人士,如怡和創投董事長王伯元、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等人都到場聆聽,現場互動熱烈。

日本不願與中國戰爭?郭岱君:最初只希望扶植偽政權進行弱化

郭岱君表示,2006年蔣介石日記公開,使抗戰史研究有新史料;2013年時許多學術界朋友認為是時候開始重新研究抗戰史,她表示,很多人對於抗日史有許多疑惑,諸如:中日大戰如何打起來?七七事變難道不能和平解決?貧窮落後的中國如何贏得最後勝利?中日明明是在華北開打,為什麼最後卻是成為八一三淞滬大戰?

她也列舉,像是三次長沙大會戰真相如何?日本為何發起太平洋戰爭、為自己敲響喪鐘?日本為何始終未能攻進四川?中共如何在抗戰中坐大?國民黨為何「贏了抗戰、輸了江山」?因為疑惑很多,所以藉由匯整跨國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一一為大家解惑。

郭岱君提到,一開始,日本根本不想打中國,七七蘆溝橋事變是偶發意外,日本駐屯軍與第5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張自忠已達成了停火協議,但在等待機會、希望趁機打破「何梅協定」的蔣介石,則決定派4個師的中央軍北上,打算進駐保定,並下令「長江沿岸戒嚴,並開始部署淞滬地區防衛,準備開闢第二戰場。」

郭岱君說,日本最初戰略,是希望透過扶植偽政權、分化、蠶食並弱化中國,因為日本深知大敵是北方的俄國,策動了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陸軍中將石原莞爾更是認為,「決不可在支那用兵,否則將陷帝國於支離破碎之中、陷帝國於兩端之動蕩。」

20220324-中共擅於在基層社會中發展力量,國民黨則必須要從基層中尋求力量反制。圖為華北戰場上的共軍娃娃兵。(許劍虹提供)
郭岱君說,日本最初戰略,是希望透過扶植偽政權、分化、蠶食並弱化中國,並無心思與中國戰爭。(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蔣介石打持久戰策略奏效 日軍逐步陷入戰爭泥淖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占領東北,中日國力懸殊、國民政府苦於「這個仗怎麼打?」蔣介石也苦思無良策,日記中更出現「當在思之、籌之」,直到1933年,蔣介石想到了「持久戰」,認為日本最大的目標假想敵在於美、俄,「蔣先生看定日本是用不戰而屈中國之手段,所以抱定戰而不屈的對策」,「勝也罷,敗也罷,就是說不同它講和!拖死日本!」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