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能源危機 下一道曙光在何處?

2018-05-21 10:20

? 人氣

愛護土地資源,不論從每日的生活用電或者廢棄物的處理,都應該從小做起。(Photo by pxhere)

愛護土地資源,不論從每日的生活用電或者廢棄物的處理,都應該從小做起。(Photo by pxhere)

眼看2018已邁入一半,全台卻因為政府提倡的非核家園以及燃煤用電卻吵得不可開交,空氣品質每況愈下,人民已經滿肚怨言,再加上廢棄物爆量問題也不惶多讓,究竟問題還要爭論多久,汙染還要持續多久才能停止這不健康的循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三月中以「審核修正」通過的深奧燃煤電廠場便是環境與需求的膠著戰,小至手機用電、交通工具、到每天基本的生活用電,已經是每日每人必須的能源利用。然而在政府政策與實際面相互衝突,無法達到平衡時,不能只一味的取用能源卻不願面對它為環境帶來的改變,垂手可能的能源早已變成日常生活習慣,但人們卻往往忘記“舉手可得的能源”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除了能源危機外,造成各縣市頭痛的廢棄物問題也像蠟燭般在不斷延燒,同樣在今年三月在大高雄區檢警查獲一處大量被棄置的廢棄物廠房,查證後確認為非法蟑螂所為,犯案手法都為先承租後棄置進行犯罪,估計非法棄置總數量高達近五千噸,後續清除費用更高達3千多萬,利潤可見非同小覷。加上近期牽扯上外交的台菲爐渣事件,其實也是廢棄物處理的其中一環。

原由中鋼子公司的中聯,與菲律賓談妥要將母公司製造出來的百萬噸爐石用來當作填海造路的原料,未料台灣在2016年期間發生了「旗山爐石汙染案」一夕之間從天堂掉落地獄的爐渣,變成過街老鼠,人人皆避,菲律賓聽聞後不但立即中止爐石進口,也揚言要將終止合約不願意在合作,本該是一樁美意的循環再利用,在未有完善處理流程以及妥善規劃去化下,就先背負了汙染環境的罪名。

用電用物問題皆為民生所需,在供給和需求皆高的情況下,沒有相對應的去化考量,沒有源頭的妥善規劃造成能源不足、廢棄物暴增,皆是血淋淋的例子。取得能源又或是製造垃圾都是日常中最容易產生的汙染,不能一味自私的說為環境好就阻擋建設或是自顧享受能源帶來的方便,能源缺乏以及土地狹小本就為台灣的弱勢,然而究竟要如何逆轉頹勢,如何面對巨大需求下的缺口想必是全民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