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要釐清產業「含中成份」所為何來?

2018-04-02 08:46

? 人氣

賴清德要釐清產業「含中成份」所為何來?(顏麟宇攝)

賴清德要釐清產業「含中成份」所為何來?(顏麟宇攝)

針對中美貿易戰,行政院長賴清德下了一個很特別的指示:要經濟部調查釐清台灣鋼鋁的「含中成分」,而且不限於鋼鋁業,是要釐清各種產業供應鏈的「含中成分」。坦白說,意義何在、所為何來,實在讓人看不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川普以「維護國家安全」的理由,針對各國出口到美國的鋼鐵、鋁課以保護性高關稅;雖然外界一直把焦點擺在中美貿易戰問題,但實際上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鋼鐵與鋁不多,對鋼鐵與鋁課高關稅,受害大者反而是美國的主要盟邦,因此各國紛紛派員赴美爭取豁免,我國也派政務委員鄧振中赴美爭取豁免。最終歐盟、韓國、巴西等6國得以豁免,我國與日本則未能得到豁免。

賴清德在行政院會聽取「美中貿易摩擦的可能影響及因應」報告後作了這個指示。表面上的理由是要藉此向美方繼續爭取豁免鋼鐵與鋁的高關稅,不過,實際上美方這次對鋼鐵與鋁課保護性關稅,與「含中成份」高低毫無關係,更從未明確表達對產品「含中成份」高低會影響是否課以高關稅。

甚至那些能夠被美國豁免的國家,也沒有一個是跑去向美國證明「沒有含中成份」而得到豁免,行政院或許該先了解一下那些能得到豁免的國家,靠的是那些利基,而不是胡亂搞出一個「含中成份」。

因此,怎麼看都看不出這個「調查含中成份」,與爭取美國豁免有多大的關聯;更讓人訝異的是:不僅是鋼鐵與鋁,其它所有產業供應鏈的「含中成份」都要釐清、調查,官員說:「希望企業能夠配合」─這讓人擔心政府是否又要搞出無謂的干預手法。

如果經濟部的調查是作為一項研究、調查,其實就是把委托案交給學者專家,甚至由各產業的公會、專業財團法人等負責即可,當然問題不大,就是一項「調研」罷了。但如果經濟部是有意以此調查結果,要求、甚至逼迫企業降低含中成份,那就是不當且嚴重的干預。

事實上在全球化的今日,不論是生產設備、半成品、或是消費性產品,時常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包括各國的成份,要精確計算有多少「含中成份」、「含美成份」,既不容易又無意義。

試問,如果宏達電、華碩手機是使用高通的晶片,高通是一家「無晶圓廠半導體企業」的美商,其晶片都是由其它晶圓廠商負責生產;如果這晶片是由中國半導體廠商生產,那該是算「含中成份」還是「含美成份」?甚至如高通晶片下單由台積電生產,但卻是在台積電中國晶圓廠生產,這又到底是該算在「台灣成份」、「含美成份」還是「含中成份」中?甚至如果要把生產過程的封裝、測試都拆開看,又更複雜了。各國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公司,幾乎都在中國有投資、有生產,經濟部要如何算清楚這筆「糊塗帳」?

而且,應該再問的是:就算真能精確釐清、評估中各產業供應鏈的「含中成份」,然後呢?又怎麼樣呢?政府能要求企業減少甚至剔除那些「含中成份」嗎?企業購買設備、半成品、選擇供應鏈合作廠商,有其專業需求與公司利益判斷,政府既無能力更不應該橫加干預、介入。

過去幾年,台灣社會及政府,耗費不少力氣資源,拿著放大鏡到處找中資,結果只是自尋煩惱,甚至把對台灣有幫助的投資往外推,那些在中國或東南亞投資成功的台商,想回台掛牌,也在顧忌國內的「中資獵巫熱」而不願回台,幾年前鼓勵台商回台掛牌的政策,實際上已接近失敗告終。現在如果要再拿放大鏡,到每個產業深究其「含中成份」,到底有何意義、對國內產業與經濟是好是壞,經濟部是不是該先想清楚一點再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