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領導被架空,李克強遭邊緣化,淪為「虛位總理」

2018-03-17 11:00
12,525人氣
中國大13屆全國人大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政府工作發告。(美聯社)
中國大13屆全國人大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政府工作發告。(美聯社)

習近平上台5年來,已經將大量權力都集中到一人手中。而五年前一度被外界認為是中國政治二號人物的李克強,是否遭到了邊緣化?今後又會由誰來主導中國的經濟政策?德國之聲專訪了中國政治學者吳強。

德國之聲:近日,不少通訊社都分析認為,李克強將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上再度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但是其權力將會被大幅削弱。這樣的分析到底有沒有根據?

吳強:現在暫時還無法確證李克強的地位是否真的被大幅削弱,可能需要在兩會結束幾個月後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但是據我個人的觀點,習李二人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很像90年代的朱鎔基以常務副總理的身分實質上取代了李鵬總理對經濟的主導地位。現在正在重演這種情形。

德國之聲:您為何作出這樣的判斷?

吳強:李克強出任總理後,他力推的幾項工作,包括強調實體經濟的"克強經濟學"、城鎮化、"互聯網+",都是具有他強烈個人烙印的經濟政策。但是在過去5年當中,這些政策都無疾而終、遭到淡化。現在對中國經濟起到主導作用的,反而是習近平的許多理念。劉鶴則扮演了習近平經濟理念重要詮釋者的角色。在今年初的達沃斯論壇上,發改委副主任、財經領導小組副主任劉鶴的主旨演講已經鮮明地體現了這種詮釋者角色,取代了以往中國總理的角色。而與此同時,李克強的經濟話語正在退後,淡出中國政治舞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德國之聲:李克強的經濟政策,到底遇到了怎樣的阻礙?

吳強:李克強的實體經濟優先、城鎮化、"互聯網+"都是些很難落實、不討好的經濟政策。中國經濟過去5年出現了很多反方向的變化:城鎮化的進程相當復雜,並非"全面大上快上"就行,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環保、節制房地產,也就是"撇泡沫、去槓桿",此外還要控制大城市發展、清理"低端人口"等等。在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其實也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整個國家經濟,都在準備迎接周期降溫的狀態,預期增長速度將顯著低於過去三十年。現在,全國范圍內正在鋪開產業結構調整等供給側改革措施。在整個政策基調方面,包括去年的十九大報告、今年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都在強調不再追求單純經濟增長,並且把目標往下調。此外,"互聯網+"雖然在增長,但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產業背後的資本結構也在受到"去槓桿化"等政策的沖擊。總之,李克強的經濟政策並沒有很理想地貫徹下去,中國經濟圈內都很清楚這一點。

德國之聲:那麼,習近平、劉鶴的經濟工作重心會在哪些方面?劉鶴今後將會掌握多大的權力?

吳強:過去五年中,他們圍繞著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去產能、去槓桿化、以及"一帶一路"來開展經濟工作。習近平正在全面介入經濟管理事務,而從本周公布的國務院機構調整方案來看,國務院的很多職能也在面臨許多變化。它的社會福利職能在增強,但是宏觀經濟調控的職能在萎縮。在"黨管一切"、"黨政合一"的指導思想下,正在淪為黨中央的執行機構,而不再是過去30年中的經濟、行政主掌單位。

國務院的附庸角色,很明顯地體現出了李克強的地位。習近平和李克強不再是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的關系,而轉變為主導者與附庸者的關系。劉鶴則是國務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外的一個決策小團體內重要人物,這個小團體以習近平為中心。劉鶴與習近平的個人關系,就好比清朝的軍機處大臣,其緊密程度遠遠超過李克強與習近平的關系。劉鶴地位的上升,說明國家領袖正越發信任他今後主導中國經濟。在中國目前的政治格局下,這種信任就已經賦予了劉鶴相應的權力。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經濟主導權的易手,其實反映了中國政治格局的重大變化?

吳強:在過去5年當中,不僅僅習近平與李克強、黨中央和國務院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變化。政治局常委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體制已經被顛覆,黨內不再是7個常委平行分工,李克強縱使依然是常委,但也無法保證其具體工作的主導權。在常委之外的、以習近平為中心的決策小團體,已經形成了與政治局常委的平行關系,這就架空了李克強的許多政治資源與權力。他被邊緣化,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虛位總理"。這有可能是一個過渡形態,也許過個幾年才能結束這種狀況。 (相關報導: 「始皇帝」習近平悶聲當獨夫?李克強告訴立法機構:要聽從指令! 更多文章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不當院長為何還要留下當立委?王金平:效法邱吉爾繼續為國家服務
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外交部:誠摯歡迎感謝,持續深化台美關係
大陸冷氣團又來了!下周三低溫溜滑梯下探13℃
日劇《陸王》選手穿的鞋哪裡買?別以為只是拍攝道具,廠商研發超用心!
北農休市爭議》監察院啟動調查 柯文哲:該怎麼查就怎麼查,把事情釐清也不錯
沒有反對票、沒有棄權票,習近平再次登基連任國家主席,王岐山當選副主席
【影音】消防救災還硬闖封鎖區? 館長霸氣現身:圍觀不如去深蹲!
最強京都旅遊攻略!內行人必訪的「河原町」好逛商店街大公開,好吃的也一起報你知
家戶用電千度,新電價每月估漲72元
馬英九二訪花蓮 大讚美景全台第一
柔道高手、喜歡吃魚、聽披頭四、愛狗成痴……俄羅斯「強人總統」普京的私生活世界
閻紀宇專欄:搞出神經毒劑暗殺行動,普京終於做到連川普也拒絕當遮羞布
喊話司法人員「要編故事也編好一點」 臥斧:冤案就像寫壞的推理小說
曾好奇「什麼人會推動廢死?」 7宗冤案讓他體悟:他們才是最在乎被害者的人
以詩意手法唱出女性心境,音樂聚焦於人權、種族、性別議題…為弱勢發聲的英雄Ani Difranco
「執行不是Just do it」毛治國談管理心法 蘇花改、高鐵、ETC決策過程曝光
拿不到證據、只看現場照片都能判死刑 他們的故事直指台灣司法荒謬
總覺家裡空間又暗又擠不舒適?掌握「4大光線法則」,不需大動格局也能看起來大一倍!
「歷經12年婚姻,我們決定各奔東西」川普長子小唐納德驚傳離婚
川普簽了!鼓勵台美「所有層級」官員互訪,《台灣旅行法》正式生效
王者歸來:王岐山高調復出,可望出任國家副主席,負責中美關系
攝影大師130幅大作來台!「阿富汗綠眼少女」一拍成名,他穿越戰火苦難,帶回震撼影像!
風評:比詹順貴是否違背初衷及去留更嚴重的事!
陳昭南專欄:湯德章逝世71周年,轉型正義仍在原地踏步!
長平觀察:兩會紅與藍──白眼翻向大外宣
教改真的越改越爛嗎?熱血教師提6大教育「改造計畫」,讓學生不用再死讀書、拚升學
衣若蘭觀點:請停止顏色思維,別讓台灣島變黑
德充符觀點:黃偉哲、陳其邁與侯友宜的差異─誰超越藍綠走中道?
通識在線》大學自主的本質與實踐
楊建銘專欄:莫以募資金額論英雄
觀點投書:不連休3日,真的可以將「炸彈拆掉一半」嗎?
觀點投書:只剩下說三道四的太陽花世代
加速老化的真兇原來是「這個」!日本營養學家推3種食物,讓你青春又健康
戰鬥音樂學》在幸福與不幸福的路上
觀點投書:重啟核二廠2號機,蔡英文們的愛心用完了?
觀點投書:警員操很大,健檢「愛探早」
觀點投書:多少錢可以買斷你的青春和自由?
經濟學家過度自信,造就了金融危機:《經濟學好厲害》選摘(1)
羽球》戴資穎快打旋風 晉級全英公開賽4強
電價調漲3% 「用電大戶」晶圓、面板、鋼鐵廠盼穩定充足供電
出身窮困的「低階特務」普京,為何能穩坐「現代沙皇」寶座?BBC紀錄片公開:完全是意外
「再停電斷電選舉就提早結束」侯友宜質疑:這是政府這趕忙通過深澳火力發電廠原因嗎?
「柯文哲讓台北市人口流失」呂秀蓮:應嚴格檢驗柯文哲市政
挑戰參加政治活動 中監通過陳水扁為兒站台
黑嘉嘉走出喪母之痛 終於再獲世界賽亞軍
堅決反對深澳電廠興建 陳歐珀︰嚴重影響宜蘭人呼吸權
MLB》大谷翔平打不到內角球 教練:縮短揮棒幅度與抬腿高度
翻白眼招誰惹誰 中國藍衣女記者梁相宜遭解雇
MLB》韋蘭德大動肝火:暴打女友的人,一輩子別想再碰棒球
蘆竹二號桃園社宅展示館今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