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台灣人是這樣看電影的!「文協百年紀念影展」辯士場,帶你重回憤青覺醒年代

2021-12-14 11:10

? 人氣

參與《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的辯士吳奕倫(影視聽中心提供)

參與《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的辯士吳奕倫(影視聽中心提供)

《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日前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新建的高規格影廳舉辦展前特映會,透過播放無聲默片搭配辯士「說電影」,呈現一百多年前無聲電影的展演形式,讓觀眾在笑鬧聲之中瞥見時代的痕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位於新莊的新址將於12月17日開幕,時值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該中心與文化部舉辦「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將放映33部時代經典作品,致敬與傳承文協所代表的台灣精神。

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資深影評人藍祖蔚指出,當年文協透過主體認同的覺醒、反抗體制的行動,建構台灣人的尊嚴,「我們以『致憤青』為名,是要像那些在艱困年代敢於衝撞體制,像現實說不,堅持理想創作的電影人致意」,以此影展揭開新中心落成的序幕,「是承繼,也是承諾」。

何謂辯士?這項職業與文協有何關聯?

1880年代興起的大眾娛樂形式──默片,由於沒有與影像同步的聲音或說話音頻,所以會加入「間幕」,以純文字敘述的畫面,向戲院觀眾展示電影目前情節、關鍵對話,或對電影內容的評價、後來發展的暗示。

歐美默片在1890年代傳往亞洲,1896年首度於日本上映。電影放映起初對日本人來說是一件完全陌生的事情,而且電影插入的對白和背景解說畫面都是英文,日本觀眾需要一個理解語言、文化背景差異的人,在電影放映期間專門講解內容,這便是日本辯士的由來。

默片通常會插入文字畫面以呈現電影關鍵對白或講解劇情。(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默片通常會插入文字畫面以呈現電影關鍵對白或講解劇情。(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曾經歷過日據時代的台灣和朝鮮半島,戲院裡也都有過辯士一職,方便觀眾透過辯士的旁白解說來理解劇情,有時戲院除了配有辯士之外,還設有樂隊,以便更完整地呈現劇情。

然而日本殖民政府深知娛樂文化的教化功能,1926年頒布規範,要求台灣的辯士必須通過州考試,確認「無思想問題」,才能獲得執業證書。在有聲電影出現之後,該行業逐漸沒落,台灣大概直到二戰之際仍有辯士執業。在1930年左右,台灣有41位從日本招募的日籍辯士、19位台籍辯士。

1921年成立的文協,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興起的民族自決風潮影響,以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為首的台灣知識分子,盼透過文學、美術和音樂等文化領域的啟蒙,催化台灣人的自我認同。文協專務理事蔡培火成立機構「美台團」,訓練青年志士專管放映電影設備、擔任辯士,在全台展開巡迴放映,佛教僧侶林秋梧是其中的著名辯士。

文協辯士的講解不受日本殖民政府思想的束縛,納入政治宣講、增廣見聞等目的,希望影像能推動啟迪民智。即便「警察大人」經常在美台團放映現場監督,文協辯士仍勇於表達思想,這導致多次發生電影中途停止放映。藍祖蔚指出,美台團帶著反映世界文明思潮的紀錄片巡迴全台各地,在那個台灣底層缺乏知識與資訊的年代,激起了巨大的思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